標點古人
每個人都有屬于他自己的標點符號,或者說每個的一生都是一個標點符號。古人也是如此。
文天祥是一個!沒有“。”的圓滑也沒有“,”的突兀,他有的只是頂天立地的錚錚鐵骨。“!”是他的劍,兩軍陣前直指蒼穹,“!”是他的槍,馳騁沙場勇往直前,更是他的靈魂,至今仍在高呼:“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同樣有著亡國之痛,李后主卻是一個大大的“?”他是誰?一個無能的昏君,還是一代杰出的詞人?被封違命侯他,又該怎么做?樂不思蜀。茍且偷生,還是臥薪嘗膽?他有太多的疑惑,終被定格茌七夕的御酒里。“?”是他的無奈,也是他的愁苦.
“——”平平淡淡的一條直線里,蘊藏著無盡的悲喜轉折,就像李清照。在世人看來,她只是獨守空門的平凡女子,只不過會作幾首詞罷了,生活簡單,波闌不驚。殊不知正是這幾首詞演繹著她心中的驚濤駭浪。“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從希望到失望的巨大落差,被一個“卻”字表露無遺。“——”是他的詞風,是他的心聲。
他曾用三寸不爛之舌讓東吳儒士無言以對;他曾經憑經天緯地之才讓南蠻之主甘愿臣服,他又曾借木偶之身讓魏兵望風而逃。如此一生卻是遺憾的一生。他是“——”化成的一條臥龍,出師兩表催人淚下,卻不及讒臣的幾句奉承有效;六出祁山,魏都在望,卻不得不無功而返。“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是他的淚,是五丈原上六盞未滅的副燈,是他無盡的遺憾。
古八眾多,而標點有限,不知你的標點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