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作文(3篇)
書本作文(1)
記得放寒假的時候在書店閑逛,偶然看到韓寒的新作《他的國》,斟酌一會決定買來看看,這遭到父親的極大反對,但由于用的是我過年的壓歲錢,父親并沒有多做阻擾,我仍然買下了《他的國》。
父親是極不喜歡韓寒的,對郭敬明也沒有太大好感,雖說他對“80后”不存在偏見,甚至對汶川地震期間“80后”志愿者的表現(xiàn)很是稱贊,但他卻對“80后”文壇很是不屑。他覺得“80后”作家的作品并沒有太多的內(nèi)涵,是絕不能經(jīng)得起時間檢驗的,就如瓊瑤的言情小說一樣,只能是曇花一現(xiàn)。而在眾多“80后”寫手中,父親猶“恨”韓寒,他認(rèn)為韓寒怪異的性格以及他對社會的消極態(tài)度定會對當(dāng)下讀者造成影響。從第一部小說“三重門”起,基本上每部小說中都有對社會陰暗面的影射,甚至夸大,近幾部書中猶甚。在此情況下,父親反對,也算是理所當(dāng)然。
誠然,我是絕對清楚這一點的。由于過分的偏科讓韓寒極討厭當(dāng)下這種各科均衡的教育模式,于是自成名起,他就沒有停止過對教育的抨擊。教育制度確實存在缺陷,但韓寒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實屬激進,對我們這些還在擠獨木橋的學(xué)子來說,當(dāng)然會有不良影響。而對比同為“80后”的郭敬明,兩人卻完全相反。郭敬明文風(fēng)憂愁,卻“秋意太濃”,20多年的人生便好似嘗盡了人間苦痛。在他的書里,青春必然要憂傷,正應(yīng)了他的那句“青春是一道明媚的憂傷”,以至于讀他的文章,眼前的畫面都是灰蒙蒙的。
但是我仍關(guān)注他們,仍然保持理性地支持他們。我看過的他們的書不多,但是卻盡量了解他們的動向。為什么呢?因為他們代表著“80后”作家。
從看過韓寒的第一部書“三重門”起,我就對他的風(fēng)格產(chǎn)生了興趣,在他營造的幽默的故事情節(jié)中,明顯隱含著一個年青人對青春及社會的看法與思考。雖說文風(fēng)與小四大相徑庭,但結(jié)尾處卻總能讓人覺出淡淡的愁緒,在一番調(diào)侃、諷刺、無厘頭后,總是主人公一人和著孤獨的背影結(jié)束小說,這暗含著的愁緒,除了反映作者對社會陰暗面的夸大成分外,是否還有獨特的青春的傷感?
這種傷感定是感性的,就如翠翠那薄薄的凄涼一樣,是青春期自然流露的,也是大齡作家不具備的“80后”的特點,哪怕是有著“童姥”之稱的美女作家蔣方舟,也會在其作品中似有似無地添加進這些元素,以標(biāo)示出青春的印記,特殊的印記。
我支持他們,除了因為喜歡韓寒的荒誕、小四的華美,自然還包括這獨特的新一代人的印記,不管他們好壞與否,他們終究代表著這個時代,打著這個時代的年青人特有的青春烙印。我作為一個接近這個時代的年青人,應(yīng)該對此有所關(guān)注。
“80后”終將過去,他們的作品也許真的會如瓊瑤小說一般被人遺忘,但是,他們始終引領(lǐng)了“80后”的文壇。無論怎樣,我仍為他們感到驕傲,因為他們讓社會了解了我們,了解了“80后”的年輕人。就算待他們老了,能寫下真正經(jīng)得起歷史洗刷的作品,得到歷史的肯定,但那已不屬于年輕人,已不再有青春的真實情感。“80后”終將會留下些什么。
書本作文(2)
籬外的晚霞漸漸褪去,繁星開始閃現(xiàn)在夜空中,我被浸在黑暗里,只有幾株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柏樹搖晃著,四周寂靜,我只能與桌上富有感染力的書促膝長談……
書,教我懂得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教師的無私奉獻(xiàn)精神。教師們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忘我精神,只為下一代作貢獻(xiàn)。教師,這個神圣的名字,她們?yōu)槲覀儑I心瀝血,費盡心思,夜深備課,認(rèn)真批改,這就是老師們的形象。她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祖國花朵,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90后,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她們奉獻(xiàn)青春,奉獻(xiàn)知識,奉獻(xiàn)心德,讓我們孜孜不倦的吸允著。“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才是她們的真實寫照。
書,教我懂得了“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的珍貴友情。“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情壯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深厚友誼;“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的依依不舍之情。友情就是一陣清風(fēng),為你吹散陰云蒙蒙。友情就是一把扇子,為你驅(qū)走炎酷夏日,送來絲絲清涼。友情就是一把素傘,雖不起眼,但凡是遇上壞天氣,就能保護你不被淋濕。友情處處不在,卻又處處難尋。因為最珍貴的友情并不是與你朝夕相處,形影不離,而是在你背后默默地支持你,鼓勵你。“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才是友情的含義。
書,教我懂得了“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和“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心情。小時候,母愛熱乎乎的,捂著它,酣然入睡。上學(xué)后,母愛沉甸甸的,背著它,欣然起行。長大后,母愛淡淡的,沒有它,世界不再美好。也許是我們喜歡那種依賴的感覺,喜歡獨自享受母愛帶來的幸福。的確如此,“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親情的依依牽掛。
那是一首用歷史鐫刻在故鄉(xiāng)的歌;那是一把游子用鄉(xiāng)愁點燃的赤色烈火;那是一本用心靈才能讀懂的書,包含著培育之情、相處之情、養(yǎng)育之情。書,深深地影響了我。
書本作文(3)
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能帶給讀者美的圖畫、美的感受;書能陶冶情操,啟人深思;書能激發(fā)斗志,催人上進。
在書中,有許多悲歡離合、酸甜苦辣;在書中,蘊含著許多精彩的片段和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書,它能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更加輝煌的前程!小時侯,《三只小豬》這個故事時常在我腦海中浮現(xiàn)。在這個故事中,我觀察到了小豬弟弟的細(xì)心。
我又看到了三只小豬不畏恐懼勇敢地戰(zhàn)勝了大灰狼,使我不由地鼓起掌來。
現(xiàn)在,我愛上了《經(jīng)典閱讀》那一位位聞名遠(yuǎn)揚的人之所以站在成功的領(lǐng)獎臺上,是因為他們好好地使用了自己的生命。名人成才的故事就告訴我們這一點。偉大的愛的故事常常催人淚下。有些是托病在身照顧兒女,也有動物間互相愛護的感人故事,還有一些。
書,是我們一生中必不可少的。書,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
《愛的教育》講述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小學(xué)生安利柯不僅體會到了愛,而且還給予他人愛:為同學(xué)吶喊一聲,對老師問候一聲,對同學(xué)伸出一只援助之手當(dāng)我回想以前,我和同學(xué)經(jīng)常為了一點芝麻小事而爭吵不休,在家中很少做家務(wù)。我們只知道向別人索取愛,卻忽視了能給大家?guī)砀鬂M足的給予的快樂
《愛的教育》使多少自私的人體會到了自己的無知、可恨。《愛的教育》這本書深深地教育了我,要在有困難的人身旁多給予一些愛,使他們以飽滿的信心面對現(xiàn)在,面對未來。
雷鋒,一個多么偉大的英雄人物,如今有多少人贊美他。讀完《雷鋒的故事》這本書,我才真正體會到了他舍己為人、公而忘私的好品質(zhì)。
書,是我們在烈日炎炎下的一陣涼風(fēng),是我們在風(fēng)雨中的一把雨傘。
與書為友吧!讓我們在書的海洋中揚帆、遠(yuǎn)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