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中學習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這個方式有別于傳統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多方面發展。探究性學習,值得推廣。
在探究中學習,可大大激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學生深入探究后,就會自己獨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結論。與傳統的“老師教,學生聽”的方式相比較,它摒棄了學生不動腦的弊端;老師不再填鴨教學,而是加以點撥,讓學生在探究中自我領悟,自主學習。這樣,才能讓學生記得更深、更牢固。
在探究中學習,還可以培養出學生的興趣,并將其發揮到極致。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安格拉曾指出:“探究可以讓學生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的確,傳統的學習方式有時會讓學生厭倦、無聊,以至于學生不愿意聽講,而造成分心。而探究性學習,不會讓學生這樣,反而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他們在探索的過程中收獲的東西令其有獲得的喜悅。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大大提高了。
當然,在課堂上的探究還不夠,應當將教室移到戶外,讓學生深入外界探究、感受。新聞有報道,湖南師大附中的黃老師曾帶領全班同學去戶外探究自然,去感受當地人文底蘊,這遠比從書中來得更直接,更有感受力,更令人回味無窮。古人講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確,要想領悟到真正的知識,還需要我們脫離課本,去課外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奧秘,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剖析得透徹。
探究性的學習,確實解決了不少以前的種種教育弊端,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潛能。學習就要講究“知行合一”,“知”就是從前人那里傳承,“行”就是在探究中加以推究研讀,并將所學的知識,得出自己的結論。
由此可見,探究中學習,何不大力推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