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
多少年過去了,身為農民的父親教我畫畫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他夸贊我聰明時的興奮樣兒,他畫的那只小鳥,我至今記憶猶新。
那年,我們這個一窮二白的山溝溝里飛來了一群“鳳凰”――一群背著畫板、戴著遮陽帽的城里娃嘁嘁喳喳地來了。仰望著透明的藍天,面對著火紅的楓葉,踩著潺潺的山間小溪,勾勾畫畫,涂涂抹抹,不大會兒工夫,那群衣著光鮮的城里娃就把我們村里的山山水水、花草樹木、牛羊農舍統統搬到他們的畫板上去了。
這給這個閉塞落后的小山村帶了好一陣子新鮮,很多大人都趁著干活的機會順路跑過去看看新鮮,小孩子們更是手癢癢的不行,有膽兒大的甚至跑過去要畫一畫試試!一向靦腆的我只能回家眼瞅著屋墻上年年不變的花花綠綠的年畫發呆,翻看著課本上非常單調的插圖發呆。
父親見了,竟然主動要教我畫畫。他像往常一樣平靜地對我說:“我教你畫一只小鳥吧?你會畫吧?”
我疑惑地搖了搖頭,興奮而又急切地說:“不會……”
說這些的時候,父親已經隨手找出了我用剩下的半截石筆在我那半塊石板上像模像樣地畫了起來,嘴里還不停地念叨著咒語:“媽媽給我2分錢,我考試得了個大○蛋,老師打了我三木棍兒,氣得我小嘴往上翻……”我見父親把那個“2”寫得很夸張,而且向左前邊俯趴著,把那個“○”放在了“2”前下邊那個空當里,把那個“三”放在“○”下邊順著“2”收筆處的下邊那個空當里,然后從“2”起筆的地方開始到“2”收筆的地方結束,在這些數字上打了一個圓滑的弧形對勾“√”,這樣,石板上就真的出現了一只像模像樣的小鳥。
我照著他說的法子畫起來,不一會兒就學會了,竟也畫出了一只不算好看的小鳥。雖然我畫的遠還不如父親的好看,但父親卻對我的繪畫才能贊賞有加。遺憾的是,父親不是什么畫家,他只是普普通通的農民,除了種好他的一畝三分地,畫畫確實不是他的所長――雖然父親頗識得一些字也寫得一手好字,是個遠近聞名的“秀才”,他教我畫畫兒的事情也就只能到此為止了。
即便如此,我也還是比較幸運的,因為,那個時候,其他的孩子連這樣的機會也沒有,因為,他們的父母沒有識幾個字的,除了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在土里刨食兒,哪有管小孩子們的這些閑事兒的?能出錢供孩子念幾年書,識幾個字,認識自己的名字,認識城里廁所上的男女二字,不做睜眼瞎子的就算不錯的了!也許正是這個緣故吧,過去這么多年了,父親教我畫畫的事兒我才一直念念不忘。
雖然我沒有能夠在繪畫方面走得更遠,但是,父親交給我的簡筆畫畫法以及父親對我的夸贊,確實讓我一直很受益,而且,我相信,將來也一定會繼續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