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啟蒙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因此,我們需要學習,需要老師的啟蒙。我無時無刻都在思念我的啟蒙老師們。如果沒有他們播下了嫩綠的種子,并辛勤的耕耘,我就不會成為有文化的人,就不會成為今天六年級的小學生。
我的母校是中心小學校,它坐落在美麗的金沙江畔,四周青山環(huán)繞,名勝古跡數(shù)不勝數(shù)。還有那不大寬敞的用石頭砌的禮堂,那一個個石墩以及精美的石畫,都令我至今記憶猶新。
我六歲時就隨同齡的伙伴一起進入了小學。開學的第一天,我們許多一年級的學生隨著班主任老師走進了教室。班主任是祝老師,她在我的印象里總是笑瞇瞇的,而且她對我們這些孩子很和藹,總是耐心的給我們講解一些簡單的問題,滿足我們的好奇心。祝老師這個人也很有文化,口才也很好,普通話也很標準。祝老師帶領我們認識那一張張陌生的字母臉,教我們識字,讓我們遨游在書本中,體會讀書的樂趣。于是,祝老師生動有趣的教育方法使我深深喜歡上了語文課。下課后,數(shù)學課的張老師又來了。張老師那時還很年輕,高高的個子,一頭烏黑的毛發(fā),還挺帥的呢!張老師給我們講數(shù)學問題的時候很會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幫助我們理解,還很愛鼓勵我們舉手發(fā)言,我也很喜歡張老師給我們講課。
漸漸地,老師教育我們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正直、誠實的人,讓我成長了起來,經(jīng)過二年級后步入了三年級。就在三年級時,我們班上的祝老師為了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和上臺演講的膽量,舉辦了一次習作比賽。我在那次習作比賽中登了臺,那是我第一次正式的在班上演講,我當然很緊張了。但是老師和同學的鼓勵使我堅強了起來,完成了演講,獲得了掌聲。我心里明白,這次成功不僅來源于我,還因為祝老師和廖老師對我的輔導,所以,我對我的啟蒙老師們老師無比敬佩、感激。
終于,我跨入了小學的最后一年,成為六年級的學生。在此同時,我們原來的集鎮(zhèn)也搬遷到了新的地方。我們因分班而換了一個新的語文老師—王老師。我們都六年級了,都想跟新來的老師留下一個好的印象,于是我們?nèi)嗤瑢W早在上課前就坐在各自的座位上了,安安分分地等待老師的到來。王老師很年輕,跨著輕快的步伐走了進來,做了個簡短的自我介紹,給我們講了新課。從那節(jié)課,我覺得王老師有個與其他老師的不同之處—王老師不怎么在黑板上寫東西,也不直接告訴我們某個句子或某個詞語的含義,而是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思索,怎樣找到正確的答案,讓我們自己獨立去理解、思維。王老師就這樣間接地提高了我們的理解和思維的能力,使我至今受益無窮。
是老師播下了種子,辛勤的耕耘,才讓我學會怎樣做人、怎樣學習,我又有什么理由不感激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