髙三隨筆:暫借東風賞離情
歲月也是一幅越老越美的風景。
——題記
經過幼年的好奇,少年的無畏,青年的沖動,中年的熟稔直至老年的淡然,人從最初的落腳到最后的停頓,經過了無數的路途,那些旖旎或是暗淡,喧鬧或是孤寂的景致都像透明的血管植進我們的身體,沿著它們,我們可以找尋到另外一個自己。
不斷忘記苦痛的周遭,也不再理會旁人無心或者有意的閑語,循著年輕的道路,過水澗,觀流嵐,告別所有對幸福或災難的定義,投身萬物中,放下愛恨與空慮,多久以來于心內釀制的窘迫,讓它揮發,不留余地。
走出千萬人群獨行,往柳暗花明山窮水盡去,疑是無路時又峰回路轉。雖然一生顛沛流離,雖然一生仍不得志,但是并不影響對明天美好生活的向往,向往著也許明天事情就會迎來新的轉機。
所以,落魄的韓偓無需悲傷,遠離京城的繁華不是更讓你體會到了生活的真諦嗎?無塵世的紛擾不更讓你開始真正的思考人生嗎?不身居高位不更讓你真正地知曉民間的疾苦嗎?而這些對你而言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東風暫借,恰若青石的街道自晚。今日,我不再是過客,我是個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