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優秀作文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高三詩歌 > 高三散文詩歌:我的大哥孫方友

高三散文詩歌:我的大哥孫方友

發布時間:2020-03-13

高三散文詩歌:我的大哥孫方友

  我們兄妹七人,方友是老大,我是老三。

  當年父親在勞改農場里服刑的時候,家里除了母親,扛將的就是大哥了。大哥說,老三,你小的時候吃得肥胖,都是我看護你。我背著你到鎮子里的面粉廠里去找咱媽,一路下來都快把我累死了!常言說,長兄如父呀,那種感情是能用文字表達得了的?

  多年以來,我們兄弟都生活在一起,情如手足。享受著生活帶給我們的苦難和幸福。

  1993年以前,我們都居住在我們的出生地——潁河岸邊一個古老的小鎮里,那個小鎮名叫新站集。鎮東居住的大多是從山西老槐樹下移來的漢民。鎮西居住的大多是穆斯林信徒,人口大約四千左右。是鎮政府所在地,隸屬河南省淮陽縣,也就是歷的陳州。陳州在歷小有名氣,比如孔子、陳勝吳廣、包拯包大人等等多少都和她有些關系,當然還有人祖伏羲。人祖的故事大多為傳說,用文學上的術語叫虛構,虛構的故事流傳長久往往就形成了某種真實,許多傳說中的人物都證明了這一點。你看,淮陽城里至今還保留著宋朝宋太祖年同建成的氣勢非凡的太昊陵,每年農歷的二月二到三月三那里都要起廟會,廟會期間那里每天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去朝拜,香火十分旺盛。

  熟悉孫方友小說的人肯定能從中找到一些有關這方面的故事,我在這里之所以這樣不厭其煩地講述這些,一方面是想說明我們非常熱愛我們的故鄉。我們像熟悉自己的眼睛和氣息一樣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不說大哥,我就知道我最初的對世界和人生的感受都是來自那個小鎮,我小說里的潁河鎮的格局也基本上是以那個鎮子為藍本的。只是那個鎮子在不停地發生著變化。

  到了1998年,我們兄弟又一同搬遷到鄭州。仍在一幢樓的二層樓上居住,門仍然挨著門。這么多年來,我和大哥一直生活在一起,盡管我們都是以寫小說為生,但我們兄弟二人的創作風格完全不是一條路子。這并不是說我不喜歡大哥的小說。我覺得一個作家用什么手法,走什么路子,或者他打出什么樣的旗號,屬于什么流派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看他自己把他所建造起來的那個藝術世界推沒推到極致,是不是像造山運動那樣在人類的文化視野里聳起一座高大的山峰。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一座山,比如達利是一座山,比如貝多芬是一座山,比如羅丹,也是一座山。就文學作品來說,能不能成為一座山峰。我認為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維度:

  一,對自己民族苦難的體驗。二,對人類生存狀態的再現。三,對自身靈魂的拷問。再有,就是作品里體現出某種形而上的宗教品質。

  孫方友的小說創作也應該是一座山。當然。山的狀況與大小也應該由評論家和讀者來評定。在這里,我只是從生活的角度,來回憶一些有關他與他的小說創作的零星往事。

  經歷

  我大哥1950年出生,年長我七歲。大哥出生的那一年。我父親剛剛丟掉他賣燒餅的筐子參加工作,F在我還保留著父親年輕時的照片,父親站在春日的陽光里,白色的襯衣束在褲腰里,留著分頭,系著皮帶,在我的感覺里家父神采奕奕光彩照人,在我幼小的印象里,父親是神圣的。留著分頭腰里系著皮帶,那個時候我們鎮上有誰能這樣?沒有。

  家父后來走南闖北,幾乎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而且坐過飛機。那個時候,我們鎮上的人有幾個人能坐上飛機?如果我的同伴之中有誰敢叫一聲父親的名字,那我一準會和他打架,并十分刻骨地仇恨他。我父親的名字,能是你叫的?我覺得就連父親坐牢到勞改農場去服刑也是十分了不得。

  父親服刑的原因直接來自1964年的四清運動。在1962年生活困難的時候,我父親承擔了我們縣的用煤采購任務,在運輸的過程中損失的煤,都成了我父親貪污的證據。父親服刑生活的開始,也是為我們兄弟苦難生活的開始做了一次讓人難忘的洗禮。

  那個時候,大哥正在離我們鎮子十二里的一個叫做程寺的小集鎮上中學。父親服刑開始的時候。我大哥正投身于紅衛兵轟轟烈烈的大串聯運動中。父親出事以后,哥哥就中斷了學業,為了有點讀書的時間,他到生產隊里的牲口屋里去幫槽,挨家挨戶去人家廁所里挑大糞。那個時候生活困難,我們家里一年分的糧食不夠半年吃,母親就領著我們兄弟給供銷社里推麥面,留下下面我們吃。我們幾乎每天推石磨都要推到深夜,大哥說,真是累得要死,倒在床上不知不覺就睡著了。而母親還要給我們做飯。做好飯一個個把我們叫醒。

  母親說,起來,都起來吃飯。

  有一天夜里,我們又被母親叫醒了。那天母親破例給我們兄妹做了一頓好面條,那面條沒有放鹽。淡的,可是我們一伸筷子卻從里面撈出一塊紅薯來。我的天呀,那真是好吃,那個時候春紅薯剛剛下來。鮮物呀!

  大哥說,后來我吃過山珍海味,可是總覺得都沒有那碗面條好吃。

  為了改變家中的生活。大哥就領著我們兄妹到潁河里去撈砂礓,賣給公路段里。初冬,河水涼呀,刺骨。我們的腿凍麻了,就跑到岸上把腿埋在干沙里取暖。我們的手被河水泡得慘白無血,一摁一個洼坑。半天還不起來,我們的腳被藏在淤泥里的砂礓刺破了,那真是疼呀,疼得鉆心。

  那個時候,大哥正在和我們街上的一個姓雷的姑娘談戀愛?墒侨思铱吹轿覀兗页闪诉@個樣子。就和大哥吹了,大哥肯定很傷心。為了爭口氣,他就用賣砂礓的錢跑到離我們家二十里路的項城買了一臺春雷牌收音機?墒俏叶竻s不讓大哥聽,二伯父說,這收音機能是你聽哩?人家告你收聽敵臺。

  母親一聽就怕了,就借了一輛車子讓大哥去把收音機退掉,可是大哥死活不去,母親就哭了,母親說。恁想氣死我呀!大哥不忍看著母親傷心,就同意去。要走時,卻找不到了自行車。自行車哪里去了?被我推到鎮外的打麥場上學騎去了,那個時候誰摸過車子?我沒騎兩下就把車子騎溝里去,把前叉子都摔壞了。我推著一輛摔壞的自行車從街上走過,要經過多少復雜的目光呀。那個時候大哥就是生產隊里的整勞力,他干著和大人一樣的活兒,卻拿不上大人一樣的工分,大哥常常為這忿忿不平。因為父親的問題他和二哥常常被叫去開可教子女會,常常被生產隊里派去干一些又臟又累的活。

  有一年快過春節的時候,大哥和二哥被派到離我們鎮上一百六十里路的漯河去拉生活用煤。他們回來的時候天下了大雪,潁河里結了冰,不能行船,年三十他們冒著大雪回到我們對岸那個小村里的時候。我和母親就站在白茫茫的大堤上等他們。隔著寬寬的河道我看到了他們,我就叫了一句,大哥——一句話沒有喊出來淚水就順著我的面頰流下來,大哥在對岸叫,媽——二哥也叫媽——可是他們卻過不了河。媽叫一聲,乖——聲音就嘶啞了。

  那一天,我和母親看著大哥二哥沿著河道向東走去,他們要冒著鵝毛大雪到離我們家二十里路的項城去,那里才有一座橋,然后他們再往回走。大哥的腳步踏在厚厚的積雪上,在黃昏里,在我的感覺里發出經久不息的嚓嚓的聲響,那個時候鎮子里就響起了鞭炮聲。

  在那幾年里,大哥幾乎學會了所有的農活。等到后來實行生產責任制的時候,播種的時候,大哥就是耬把式。地里種什么,上什么肥。都是大哥說了算。直到今天。我們兄弟在穎河的河套里還都有一畝責任田。

  1967年,我們公社里成立了豫劇團,現在我說不清大哥當時是怎樣進的劇團,但我知道,那段生活應該是他生活歷程上一次小小的輝煌。1968年是我們鎮上的豫劇團移植革命樣板戲最紅火的年頭,大哥演過《白毛女》里面的穆仁智,《沙家浜》里面的劉副官,《智取威虎山》里的小爐匠。而使他紅遍我們那一帶的角色是《紅燈記》里面的鳩山,大哥頭上戴著一個用豬尿泡做成的光頭道具.幾乎演遍了我們那一帶所有的村莊。大哥有一部中篇小說,名叫《藝術皇冠》,寫的就是那段生活。

  1972年的冬季,作為盲流,大哥去了新疆。那段生活應該是他生活歷程中的又一次小小的輝煌,在石河子,在奎屯,在伊寧,在察布查爾,在霍城,在新疆的很多地方都曾經留下過他的足跡,也體現過各種各樣的苦難。

  在這里我順便說一下我的大伯父,他老人家剛解放就從部隊上轉到新疆石河子的農七師,盡管他老人家已經長眠在那塊異鄉的土地上,但那里還有他的兒女,盡管我沒有到過那片土地,但我卻十分熱愛那里。我在繪畫藝術上的啟蒙老師一九八幾年的時候,帶著他的妻子兒女離開了我們的鎮子,也到了那里。大哥說,在冥冥之中,我們似乎和那塊遙遠的土地有著某種聯系。我明白大哥的意思,也清楚那段為我所不知的生活,在他后采的創作之中應該是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一年后大哥從新疆回到故鄉,幾年后他成家立業,盡管又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但他的生活基本上穩定下來。1985年他因為文學創作上的成就而被縣里破格錄用為國家干部,調到縣文聯工作?梢哉f就是從那時起,一直到調到省城的這么多年里,大哥一直是用他手中的筆說他想說的話,應該說是他創作的陳州系列小說,給我們那片土地增添了許多光彩。同時他也是用自己手中的筆養活著他的妻子和兒女。

  大哥有時就會感慨地說,哎,不容易呀,我們農家的孩子,有倆錢不能算翻身。重要的是要從文化上翻身。

  大哥在多年前說過的這句話,一直深深地刻在我的骨子里。是呀,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教育上不去,那她就永遠也別想強立于世界之林,一個民族是因為有了自己偉大的文化,她才顯示出耀眼的光輝。比如俄羅斯,她是因為有了普希金、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才使她光芒四射的。

  我認為對于人類苦難的體驗,就一個作家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那種無意識的,你不可回避的把整個生命都投入進去的生活。和我們所提倡的那種下去體驗生活有著本質的區別,因而也會產生出層次不同的作家。在我們經歷生生死死的時候,我們那個時候根本就沒有想到以后會去當一個作家。但當我們現在重新來認識那些經歷的時候,它們就像被雨水從泥土里沖出來的金子一樣,在我們的注目下閃閃發光。

  讀書

  大哥對文學的接觸最初來自那些小人書。有一個夏季的上午,大哥要坐渡船到潁河的對岸去,然后再乘車到周口去找父親。潁河對岸那帶莽莽的長堤,對于幼小的我來說,是個十分神秘的地方,更別說離我們十分遙遠的那座城市了。大哥給我講過許多有關周口的故事,潁河上的老洋橋、橋頭的鎮水鐵牛、關帝廟……我很向往那個地方,他的那些講述,更加引誘著我要跟著他一塊去周口的渴望。那天下午我抱著大哥的腿,坐在鎮子南門外的紅石碼頭上不停地哭鬧,我一定要他帶我到那個神秘的地方去。大哥實在沒有辦法,最后才對我許諾。他說,聽話。等我回來,箱子里的面書隨你看,好不好?我不同意,大哥又說,回來我一定給你買幾本連環畫。好不好?這下我同意了。但是大哥并沒有實現他對我的承諾。那次他回來是買了連環畫,可是,等他手里一有連環畫。他就忘記了對我的承諾。他先在畫冊上寫上孫方友三個字。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把那些本應該屬于我的小人書放進了他的畫箱里。他的畫箱里已經有了滿滿一箱子畫書,可他就是不讓我看。他說,你會看個啥?他不讓我看,我就哭。一哭,母親就會放下手中的活兒,過來吵大哥。母親說,你買畫書不就是讓看的嗎?大哥說,他看不懂。母親說,不看咋會懂?給他拿一本。大哥翻眼瞪我一下。嘴噘得能掛上一把水壺,在母親的監督下,他只好打開箱子給我拿出來一本畫書,可他當時難受的樣子,就像誰要取他的命。我當時那個心里呀,真是個樂!

  幼小的時候,對于我來說,大哥的畫箱才是最神秘的,最令我向往的。我最初的讀書活動就是從大哥的畫箱里開始的,從那里,我接觸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林沖雪夜上梁山》、《嶗山道士》、《楊七郎打擂》、《畫中人》、《馬蘭花》、《濟公斗蟋蟀》、《紅旗譜》、《紅日》、《紅巖》、《林海雪原》、《鐵道游擊隊》等等。真正的書我也是從大哥那里看到的。

  記得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大哥在生產隊里的牲口屋里幫槽。所謂幫槽。就是幫助生產隊的飼養員打雜,挑水出糞鍘草等等。等干完了這些,大哥才能擠出一些時間去看書。那個時候家里窮,一個冬天也洗不上一回澡。第二年夏天該穿單衣的時候。我的膝蓋上就積了厚厚一層的黑灰。由于不衛生,我的頭上就生了黃水瘡。那種瘡真是厲害,黃水流到哪兒,哪兒就起瘡。母親從醫生那里求了辦法,把樹上的槐豆打下來,放在蒜臼里杵成泥。用香油配成藥。母親忙不過來的時候,就讓大哥往我頭上抹藥。因為他等著看書,就抹得很不耐煩,三下五除二就抹完了,把帽子往我頭上一戴,掄起巴掌照我頭上就是一下子,痛得我抱著頭在屋里直叫喊。母親從外邊進來了,大哥就笑著說,吃木了,吃木了。一邊就拿著書本逃走了。往后去我就不愿讓他給我抹藥了。那時他心里有多得意呀,他可以安安穩穩地看書了。那個時候我一放學就往牲口屋里跑,趁他干活的時候。偷著把他看的書找出來看兩眼。大哥一看我拿他的書,就急了,他說,放下。我就把書藏在身后,我說,我看看咋了?大哥說,你看不懂。我說,你咋知道我看不懂?大哥怕我把書給他弄壞了,就只好向我妥協。他說。好好,你給我念兩段,要是念下來了我就讓你看。我一聽大哥這樣說,我就高興得要死。

  那一天大哥看的是《平原槍聲》,我興高采烈地翻開那本書,看了大哥一眼,然后我讀到:老鬼樹上另著一個人……

  還沒等我讀完,大哥就呵呵地笑起來,他把自己的腰都笑彎了。我不知所措地看著大哥,他的笑聲使我心虛。他笑完之后伸手把書從我手里奪了回去,學著我的腔調說:老鬼樹上另著一個人……

  那一年我十歲,后來我才知道那句話的原文是:老槐樹上吊著一個人。后來,我就把這段往事寫進了《紅房間》里,這部中篇小說發表在1991年第2期的《花城》雜志上。

  寫作

  1974年批林批孔的時候,大哥重操舊業,進了公社組織的宣傳隊。這次他不是去演革命樣板戲。而是改說山東快書。*時期,北京廣播事業文工團曾經在我們淮陽建立了一個五七干校。說相聲的侯寶林、馬季、唐杰忠,說山東快書的趙連甲等等,許多曲藝界名流都到過我們淮陽勞動過。我大哥曾經去五七農場向他們求過教。那個時候,他的山東快書《賠茶壺》說得已經有些味道了。后來縣里匯演,就把一些自編自演的優秀節目留下來臨時組成一個團,準備到地區去匯演。大哥的節目被選上了。同時選上的還有我四弟和其他三個小學生演的《四個老漢學毛選》,只是大哥進了宣傳隊為了配合當時的形勢又改說了相聲,節目也是他自己創作的,叫做《陳蔡絕糧》,說的是孔子當年來陳國游說的時候被餓了七天的故事。那個相聲段子,被登在當時我們縣文化館辦的內部刊物《革命文藝》上,可以說那是大哥寫下的最早的文字。

  最初的《革命文藝》是油印本,后來才改成鉛字,封面是白皮紅字。在我幼小的記憶里,那是一本很了不起的刊物。編《革命文藝》的老師姓張,也是臨時從鄉下的一所中學里抽來的,他和大哥很熟,大哥創作的曲藝作品大都在《革命文藝》上發表過。那個時候縣文化館設在太昊陵里,他們的宣傳隊就住在高大的統天殿里。在那段時間里,大哥結識了文化館的霍進善老師,霍老先生祖籍不是淮陽,但他卻是一個淮陽通,大哥沒事就纏著他講古,三皇五帝,傳說掌故,霍老先生直侃得唾沫星子四處飛揚,那真是我們陳州的一張國嘴呀。1997年朱镕基到太昊陵參觀。他就能把總理講得哈哈大笑?上У氖腔衾舷壬1998年的一個春天被人誤殺在他的家中,這個案子在我們那一帶曾經轟動一時;衾舷壬墓适聭撌且黄≌f材料。我曾經動過寫他的念頭,說不定什么時候這個念頭就會變成現實。我在這里說到他,主要是他在我大哥的寫作生涯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對大哥的寫作影響的,是作家鄭克西。

  鄭老師是我們省文聯的專業作家。1976年他到我們淮陽去收集創作素材的時候,就住在太昊陵人祖墳前面的一排小房子里,那個時候大哥和他住隔壁。那間房子我去過。那一年我高中沒有畢業就獨自一人出外去闖世界去了,我一連在駐馬店流浪了兩年,我干過各種各樣的活計,我也常常收到大哥寫給我的書信。

  大哥在信里說,我的第一個電影劇本已經寫好,第二部《水葫蘆的小伙伴》已經開始動筆。大哥帶給我的消息總讓我十分的激動。那年的夏季我從駐馬店回到故鄉,在人祖爺墳前的那排小房子里我見到了鄭克西老師。見到鄭老師的時候我真是很激動,你想。他是省城來的大作家呀!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大哥在鄭老師的影響下開始了小說創作。鄭老師對我大哥說,你應該寫小說!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大哥從鄭老師那里開始接觸一些外國文學作品。比如普希金的《大風雪》、梅里美的《伊爾的美神》、莫伯桑的《羊脂球》、歐·亨利的《最后一片葉子》等等,同時我大哥寫的第一篇小說也刊登在《革命文藝》上。可是當時我們地區文聯的一位文學看了那篇小說后說,這是小說嗎?話傳到大哥的耳朵里,他十分地不服氣,他說,那不叫小說叫什么?你不是說那不是小說嗎?那我就寫給你看看!從此,他才算真正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

  那個時候寫作。條件真是差。沒有稿紙,就用白油光紙。沒有信封,就到我們鎮上的新華書店里給人家要幾張牛皮紙自己回家疊。好在那個時候投稿不要郵費,郵資總付。記得大哥第一次投稿是寄往《解放軍文藝》的。大哥說,用不用沒關系,只要他們能給我退稿。那個時候我的一個堂姐在大隊代銷點里營業。大隊里的信件都走她那兒。有一天上午堂姐給大哥帶回了一個大信封,是《解放軍文藝》的退稿。大哥接到那個信封后,激動得淚流滿面,他連連的說道,哎,退稿了,哎,他們退稿了。高興得就像范進中了舉人。

  從那個時候起。我大哥就開始了他勤奮的寫作生涯,他的稿子一篇一篇地往外寄,可是又一封一封地被退了回來,那里面大多都是一些鉛印的退稿信。大哥把那些退稿信一封一封地用書夾夾到一起,掛在我家的土墻上。沒事兒的時候,大哥就把那些退稿信拿過來翻看,每當接到一個大信封,大哥就怔一下,他說,啥時候才能接到一個小信封呢?

  1978年的秋季。有一天上午我們正在地里出紅薯。堂姐又給大哥帶過來一個大信封。大哥接過信封用舌頭濕了一下他千裂的嘴唇,用他那涂滿黑色的紅薯筋的手慢慢地撕開了那個信封。信封里出現了兩本雜志,我看到大哥拿書的手都在顫抖,那是兩本一模一樣的雜志。他輕輕地翻開其中的一本,他突然一下子跳了起來,在紅薯地里朝河道里奔跑起來,他一邊奔跑一邊叫著,發了——我的小說發了——

  起初。我們都被大哥突然出現的動作嚇著了,等我們明白過來,也朝河道里追過去。等我們追過去的時候,大哥的情緒已經平靜下來,但是有淚水從他的眼睛里流了下來。他對我說,發了,你看,真的發了,你看,這不是我的名字嗎。

  孫——方——友——他一字一句地給我念完了他的名字。

  那篇小說就是大哥的處女作,小說的名字叫《楊林集的狗肉》,發在1978年第10期的《安徽文藝》上,而且是小說專號的頭題。后來我們才知道為了發這篇小說,編輯部還專門往縣文化館來信搞過外調,調查一下看作者是否有政治問題。不是為了別的,因為那個時候都是那樣。上級有明文規定。

高三散文詩歌:我的大哥孫方友 相關內容:
  • 高三散文詩歌:母親的本能

    深冬的一天,我出差到了西安,在和平門公交車站等車。很快,5路車駛了過來了,剛靠站,一群人匆忙地上車,一群人趕急地下車。我沒擠上這趟5路車,卻見到一個頭發花白,挎著藍布口袋從這趟車上下來的老大媽,搭眼就猜出是從山里農村來的人...

  • 高三散文詩歌:父親的字典

    一父親的遺物中,有一本普通的《新華字典》。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得到這本書的。是部隊里發的,還是轉業到地方后省下微薄的工資買的?現在再也沒機會問他了。...

  • 高三散文詩歌:難忘那個大通鋪

    我是1969年11月入伍的,那時我還不滿18歲。剛到軍營的頭幾年,連隊都是一抹的尖頂平房,和我老家的一模一樣,只不過是布局規整一些罷了。當時,連隊都是住大通鋪。...

  • 高三散文詩歌:良渚讀玉

    哲人說:“一個時間只能干一個時間的事,這是時間的邊界,也是做人做事的邊界!绷间鞠让窀傻氖亲亮间居衿髦拢傻氖窃炝间疚幕,他們終讓時間在邊界內盡情閃現出燦爛之光,這是何等的輝煌,何等的精彩!...

  • 高三散文詩歌:冬棗大熱之后

    天地造化,成就了諸多世間神奇,冬棗便是其中之一。人們至今也不清楚,最早的冬棗樹是經過怎樣的子本進化而來的?幾乎是無所不能的現代科技,竟也無法解釋。...

  • 高三散文詩歌:不讓母親心疼

    父親去世那年我九歲,正讀小學三年級。有一天,母親對我說:以后在外邊別跟人家鬧氣,人家要是欺負了你,你爹不在了,我一個婦女家,可沒法兒替你出氣。要是母親隨口那么一說,我或許聽了就過去了,并不放在心上。...

  • 高三散文詩歌:等待自己開花的季節

    秋天到了,菊花開了;而荷花要等到夏季才開;牡丹花在春季綻放;梅花在冬天傲立枝頭。世上的萬物都有它適合生長的季節,人世間的事情也一樣。每種花都有開放的機會,那些還沒有開放的,只是未等到季節。...

  • 高三散文詩歌:陽光,沒有顏色

    遠征這是一個英勇而慘烈的名詞。一個個被森寒的戰甲所保護下的強壯的靈魂,在沖天的豪氣中浩浩蕩蕩地前行。他們在銀月下撕殺,在烈火中咆哮,用他們閃著銀光的寒刀為自己的信念而戰,用鮮血來祭奠那些不安的魂靈。...

  • 高三詩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丰县| 大新县| 江西省| 姚安县| 金山区| 金阳县| 基隆市| 咸阳市| 威远县| 桃园县| 焦作市| 科尔| 潮州市| 涟源市| 镇沅| 甘德县| 乐昌市| 六枝特区| 元朗区| 桐梓县| 平乐县| 西安市| 普洱| 巴塘县| 长汀县| 涞水县| 呼图壁县| 福泉市| 江城| 株洲县| 荃湾区| 冀州市| 祥云县| 交城县| 大同市| 巴青县| 阳新县| 太湖县| 利川市| 库伦旗| 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