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議論文的開頭能力(1)
一、寫作指要
應試作文,必須爭分奪秒,“下筆千言,倚馬可待”。在正確審題立意的前提下,下筆要快,時間容不得在動筆之前反反復復思量怎樣開頭,所以,學會一些好的開頭方法,以備應試時迅速擇優而用,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好的開頭究竟有哪些標準呢?
第一,要明。
好的開頭,要一下子讓讀者知道你要說什么,也就是讓讀者了解你的論點或論題。白居易說:“首句標其目”,主張開宗明義。李涂在《文章精義》里說:“文字起句發意最好。”總之,要讓讀者知道你在談哪方面的問題,開篇知其旨意。
第二,要美。
只有美,才能達到吸引讀者的目的。文章開頭的美,主要指技巧美,如“設懸念”、“用典故”、“引名言”、“擺問題”、“亮靶子”、“反彈法”等等。形式美是內容美的保證,二者相輔相成。切不可低估文章開頭形式美、技巧美的作用,有了這種美,才能先聲奪人,吸引人看你的文章。在這個意義上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第三,要簡。
簡潔是明朗的保證。有的考生在寫給材料作文時,好把原材料復述一下,這就太羅嗦了。既要從原材料說起,又不能復述原材料,怎么辦?辦法有兩個:一個是對原材料“一言以蔽之”;另一個是選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話,讓讀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個什么意思就行了,千萬不要較多地引述原材料。
下面,介紹一些好的開頭方法。古人云“先規矩而后巧”,有的開頭方法不妨在套用中逐漸掌握,在今后寫作實踐中,“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為了便于記憶,把它凝縮為8個字,再押上韻。這8個字是:順,逆;引,喻;釋,比;問,記。下邊分別略作說明。
(一)順
直截了當地擺出觀點
例一:
育民小學舉辦游泳訓練班,用科學理論指導學生進行游泳訓練,取得顯著成績。這,又一次極好地證明了理論對實踐有指導意義這個真理。
例二:
60年前的今天,鼓舞全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奮起反擊日寇入侵的,不是別的,正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60年后的今天,鼓舞我們在“四化”道路上高歌猛進,憑實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還是中華民族不甘落后、積極進取的民族精神。由此,我大聲疾呼: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
例三:
中學六年的學習生活,給了我許多彌足珍貴的寶貴經驗和深刻教訓,其中之一是:失敗后要不怕失敗,正視失敗,不懈努力,才可反敗為勝。
這種開頭的好處是既簡潔平實,便于掌握,又開宗明義,一語破的。
(二)逆
先論他端,陡然一轉,亮出正論。
例一:
我們常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確如此。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如果沒有科學的、正確的理論作指導,那我們的行動將是盲目,就不能稱之為實踐。
例二:
吝嗇,曾被藝術大師巴爾扎克用來形容葛朗臺一類人物,世人不愿與之“結緣”。然而,生活中也有另一種被人不理解而戲稱為“吝嗇鬼”的人,與之“結緣”的,恰恰是有所作為的人。例如我國文學泰斗茅盾先生,就是一個典型的“吝嗇于己”,即“慷慨于人”的人。
例三:
小姑娘一句“每朵花下面都有刺”的話,使我陷入了沉思。
是的,“每朵花下都有刺。”人生,那是無與倫比的生命之花。但人生又無時無地不存在著煩惱,正如那花下的根尖刺。但有刺又何嘗不是好事呢?對花來說,刺是它的保護神,使花得以防御外界的侵害。對人來說,苦難是人生的老師,苦去才會甘來。
這種開頭方法的好處是既可巧出新意,又可避免偏頗。
(三)引
引名言打頭。
例一:
偉大導師列寧曾說過:“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
翻開中國的近代史,的確如此。
例二:
“我用咖啡匙子量走了我的生命。”這是美國詩人艾略特早期詩作中的名言。用它描摹某些習慣的惡毒,這是很恰當的。有些習慣實際就是積久的惰性,它不啻于民眾的鴉片。
例三:
宋代理學家朱熹曾有這樣一首詩:“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子講的是他的讀書體驗。拿來一本書,作者的觀點、思想一目了然,這就是所謂“清如許”,作者平時不停地讀書、思考、探究,這就是所謂“活水來”。沒有“活水來”就沒有“清如許”,所以,一定要“搞活”。
世事皆如此。
……
這種開頭方法的好處是加強論述的權威性,先聲奪人。
(四)喻
用比喻開頭。
例一:
小鳥要飛翔在藍天,需要有一對翅膀;實踐要發揮它的巨大作用,需要理論的指導。理論就是實踐的翅膀。育民小學舉辦了游泳訓練班,經過一年的訓練,在A縣小學生游泳比賽中獲團體冠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實踐要飛翔,離不開理論這一對翅膀。
例二:
茫茫大海上,一船正劈風斬浪而行。目的地:彼岸。*什么才能不迷失方向?指南針。
人生征途,遙不可知。人生目標的追求,如何才能不迷路?理論,尤其是科學理論的指導。
例三:
一塊磚,一片瓦,微不足道,但是,千塊磚,萬片瓦,就能建起社會主義的宏偉大廈。一棵樹,微乎其微,但是,千木成林,就能起到吸煙滯塵、防風固沙、美化環境等改變氣候條件的作用。由此,我想到了改變社會風氣這個問題。
這種開頭方法的好處是:借助形象幫助說理,生動活潑,增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