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2020年高考作文題目:褪去浮華求本真
又是一年高考,三年的奮斗輝煌落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褪去浮華求本真,歡迎大家閱讀!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傅山在《作字示兒孫》小序中寫到,寫字要注意“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
魯迅對于作文自描法,也曾談過十二個字:“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
其實,這何止是對寫字作文的要求,做人做事亦理應如此。
請聯系材料,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選角度,自定立意,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2)自擬題目。(3)自選文體,詩歌除外。(4)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寫作指導】
首先要理解“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這幾句話的含意。其大意是說,寫字應拙樸、自然、本色。魯迅先生以“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談作文也是此意,F代社會人們生活節奏快,心態浮躁,信仰和理想常常拋到腦后,這則材料就是在引導我們“由字及人”,思考人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蓮囊韵陆嵌攘⒁:①隱去浮華,追求本真;②質樸為人,率真為事;③外表的樸素與內心的華貴。
【范文】
一場演唱會中,在柔和燈光下觀眾屏息等待,女鋼琴家出現了,卻衣著樸素。人們就此詢問她,她淡淡地說:“人,要隱于音樂背后 。”
有時候人們走得太遠,往往就忘記最初的目的,以致本末倒置。生命不過數十載,而在生命的追逐中,有太多人過多關注于光華的表面,看重一些花拳繡腿的功夫,卻忽略了物象內在的本質存在。我們活著,總要追求些質樸實在的東西,故宜拋去浮華,追求本真。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而周敦頤卻單單對蓮情有獨鐘。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自然知曉時下的風潮,但他卻沒有趨之若鶩,何由?因為他懂得傾聽內心的聲音,追求內心的真實想法,拋開世俗設下的虛浮風氣,但求靈魂深處的一方凈土,但求心安。管世人如何,我周敦頤就愛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正是由于他的灑脫不羈,它的質樸夙愿,助他找到了生命的平衡點,泰然自得,正是由于他拋去浮華,追求本真,使他增強了精神動力,安樂無憂,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佛家的經典禪理,細想來真的很有道理。無論身在何方,處于何種境地,只有內心平靜,心無雜念,才能悟出自己究竟在做什么,究竟想要什么。佛門主張“靜修”,正是這個道理。我們通常會聽到某某和尚與世無爭,看破紅塵,在普通人眼中這可能不現實。但想來,這些佛門子弟清寧修為,吃齋念佛,使內心的世俗之氣得以蕩滌,以至心平氣和,胸懷寬廣,因而與世無爭。終年研習世家經法,別無他欲,卻深知萬物間的聯系,因而看破紅塵。他們,不近世俗,恍若不食人間煙火,如彗星隕落人間,平平素素,悄然消失。正因如此,他們有膽氣拋去浮華。正因如此,他們有心力追求本真。
盡管世人都追求高貴雋秀如牡丹,綺麗香艷如玫瑰,柔美典雅如百合,奇詭變幻如曇花,激情燃燒如木棉。但我愿從我心,如薔薇般清雅自然。
女鋼琴家無疑是智慧的。“人,要隱于音樂背后。”正是拋棄了外表的絢麗,順從事物內在發展的客觀規律的印證。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何不在追逐的路上多些實在的腳印,故,讓我們:拋去浮華,追求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