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獨立思考的寫作素材
別人的思考
【典型素材】
梭羅:“無疑,別人也能夠代替我思考;但是如果她替我思考到了排除我思考的程度,那就不可取了。”
【適用主題】
獨立,思考,科技智能的兩面性,主觀能動性,創新(源于獨立思考)
【真題鏈接】 (20xx天津卷)智慧芯片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也許將來有這么一天,我們發明了一種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無一不知,天文地理無所不曉。比如說,你在心里默念一聲“物理”,人 類有史以來有關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紛紛浮現出來,比老師講的還多,比書本印的還全。你逛秦淮河時,脫口一句“舊時王謝堂前燕”,旁邊賣雪糕的老大娘就 接茬說“飛入尋常百姓家”,還慈祥地告訴你,這首詩的作者是劉禹錫,這時一個金發碧眼的外國小女孩搶著說,詩名《烏衣巷》,出自《全唐詩》365卷 4117頁……這將是怎樣的情形啊!
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樣的聯想或思考?請就此寫一篇文章。
(1999全國卷)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隨著人體器官移植獲得越來越多的成功,科學家又對記憶移植進行了研究。據報載,國外有些科學家在小動物身上移植記憶已獲得成功。他們的研究表明:進入大 腦的信息經過編碼儲存在一種化學物質里,轉移這種化學物質,記憶便也隨之轉移。當然,人的記憶移植要比動物復雜得多,也許永遠不會成功,但也有科學家相 信,將來是能夠做到的。
假如人的記憶可以移植的話,它將引發你想些什么呢?請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作文內容的范圍,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寫作時可以大膽想象,內容只要與“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有關就符合要求。②題目自擬。③除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波波解讀】
無論是別人代替思考,或是智慧芯片,抑或是移植記憶,最終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無論成就多大,我們都只是別人思想的寄生蟲,永遠不可能有個性的見解和獨立的創新。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獨立思考的能力,而是進步的源動力,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滅亡。且看20xx全國新課標II卷作文,游客給野生動物喂食,最終 會導致動物喪失覓食能力,隨之而來的也必然是滅亡。在你拜讀過“近代環保之父”奧爾多·利奧波德醒世之作《像山那樣思考》之后,也許你就不會再讓辯證思想 抽象地塵封于教材之中。眼前和未來,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也是庸人們永久的盲區。活在當下的人著眼于眼前的舒適與茍且,選擇了別人的思考、或選擇了智慧芯 片、或選擇了移植記憶,也就注定選擇了日漸退化的自己和滿是泥濘的未來。反之,著眼未來的志士,不貪圖別人的思考或成果,獨立思考,樂于創新,必將成為未 來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