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夢想,請收藏信念
用雙手去感觸碧宇蒼穹,沒有一處只有陽光而毫無陰云;用雙腳去踏遍萬水千山,沒有一隅只有坦途而毫無荊棘。就像天鵝哥哥重回藍天,弟弟卻為人魚肉,是什么改變了命運?不言而喻,是信念,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著。夢想之樹因信念而生長,信念拓展了夢想的高度。為夢想,請收藏陽光。
堅守信念的人,有光芒而不失方向。丁玲說過:“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苦都能忍受,什么環境也能適應。”“文革”是中國歷史上風雨如晦的年代,是個讓無數曾經經歷那場風暴的人不堪回首的歲月,太多的辛酸,太多的悲苦,太多的無奈,太多的感慨。很多人因禁不起風暴的襲擊,最終選擇了死亡,像是杰出的女鋼琴家顧圣嬰,就選擇了自殺結束了寶貴的生命,于是,她心目中那美好的神圣的光芒便隨著生命的結束而徹底消失。然而老者巴金卻選擇了和她截然相反的道路,他堅強地活了下來。信念,這永久不熄滅的如太陽一般的光芒,它始終燃燒在樂觀人的心中,永葆活力。如李澤厚的話“我堅守自己的信念,沉默而頑強地走自己認為應該走的路。毀譽無動于衷,榮辱在所不計。”困境并不可怕,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在困境中不失夢想的方向,我們就會鑄造成功,正如鳳凰得到了涅盤。
堅守信念的人,有光芒而不曾動搖。泰戈爾感慨著“信念是鳥,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際,感覺到了光明,唱出了歌。“眾生如斯,誰人不墜凌云之志?一代宗師孔夫子畢生都在探討,鉆研,宣傳“仁”的思想,周游六國,困難重重,障礙層層,他卻一如既往,從未動搖他心中的理論和夢想,終于他成為光芒,歷史為他涂了最濃的一筆。詩仙李白追求詩的浪漫飄逸,放蕩不羈,可現實殘酷蒼白得一如猙獰恐怖的地獄,漸漸剝奪世人的夢想,他們精神近乎蒼白,心靈完全麻木。然而李白卻在醉酒中抽刀斷水,擁抱月亮,追逐夢想和詩性的光芒。在那個戰火紛飛,人人膽顫的年代,沈從文先生依舊懷著一顆未泯的童心和滿腔的熱情,描繪那世外桃源。“一派清波給予我的影響實在不少”他高雅的追求在如水的靈魂引導下未曾破滅,直至他骨灰觸及鳳凰江水的那一刻起,他才拋下一生衷愛的清水。“凌晨四五點鐘,看海棠花不眠。”只要心中的夢想依舊燦爛,心中的信念依舊堅毅,未來就會光明一片。所以今天的你不必為明天的未知難料而苦惱,膽怯,彷徨甚至迷茫。
堅守信念的人,有光芒而匍匐等待。“所有的丟失,都是為珍愛之物的來臨騰出位置;所有的匍匐,都是高高躍起前的熱身;所有的支離破碎,都是為了來之不易的圓滿”。韓信受胯下之辱,最終在楚漢之爭留下不可磨滅的功績;當“臥薪嘗膽”的十年漫長等待在一次吳越戰爭中變為輝煌時,歷史之錘便發出了堅定的響聲:強者因等待而勝。然而,許多人拒絕等待。劉備因關羽敗走麥城而執意伐吳,不管丞相“等待時機”的勸說,草草伐吳,終落了個白帝托孤的下場;王明不顧敵我力量對比懸殊,不愿等待力量壯大即展開“決戰”,最終反圍剿失敗,中國革命陷入危機。等待不一味造就英才,堅守信念的人才會從等待中汲取力量。故勇士在等待中振奮,弱者在等待中萎靡。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挫折,當黑暗和寒冷向我們襲來的時候,請不要忘了把信念收藏。也許某一天,就會發現“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勿因一時的無望而放棄美好的夢想,你是天鵝,就不要忘記怎樣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