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比路長作文
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堅持不懈地努力,腳永遠會比路長的。
古人云:“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你不言放棄,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路有盡頭,人的腳步卻是沒有盡頭的,腳比路長,車到山前必有路,只要堅持下去,總會等到柳暗花明,到達成功的遠方。
世界上有哪條路不比腳長?但是,世界上又有哪條路不被腳所征服?漢代張騫通西域,甘英到大秦。唐代有了跨國越洲的絲綢之路。明代航海家鄭和乘風破浪闖出了海上絲綢之路。如今,我們的宇航員更是走進了太空。只要腳步不停,路永遠會被征服。
明代醫(yī)者李時珍,為了醫(yī)者仁心的追求,用腳步去丈量人生的道路。他先后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拜漁人、樵夫、農(nóng)民、車夫、藥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y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jīng)27個寒暑,三易其稿,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正是源于堅定的人生信念和堅持不懈地努力,李時珍一步一個腳印,終于樹立了世界醫(yī)學史上的一座豐碑。
腳步需要信念的支撐,需要耐住寂寞,需要堅持不懈地去行走。無人觀看,無人喝彩,錢鐘書卻毫不在意,潛心研究,認真讀書,不拜客訪友,以病謝客,不回復(fù)積涵。數(shù)萬條書證,四千多位作家,上萬種著作,近十年的時間,他都堅持了下來。他不借口舌而揚名,即使成名依舊堅持學術(shù)研究,不虛擲光陰。錢鐘書甘于寂寞,不怕吃苦,終成《管錐篇》,中華文化的“奇跡”與象征就這么默默無聞的誕生了,令世人驚嘆“大師絕代風華,天才卓爾不群”。
有了堅強的信念和堅韌不拔的毅力,何愁走不到夢想的彼岸呢?我相信,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再高的人生目標都會達到的,腳永遠是比路長的。花費二十年的時間去完成一幅不知能否被世人接受的創(chuàng)作,值不值?也許大多數(shù)人都難以回答這個問題,是啊,常人又怎么會有這般的信心呢?哪怕有,有有誰能堅持完成呢?而著名畫家列賓卻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我們,值!《涅瓦河邊的普希金》,震驚世界的巨作,花費了列賓二十年的光陰,這二十年里,他修修改改,認真揣摩,用自己的血汗畫出了這樣一幅畫。在遲遲達不到自己想的效果時,他并沒有想過放棄自己的腳步,最終堅持了下來,完成了最后一筆,造就了自己在藝術(shù)史上的輝煌!
中國工農(nóng)紅軍進行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面對圍追堵截,高山大河,雪山草地,一群意志堅定的共產(chǎn)黨人,沒有畏懼艱難。盡管前面的路坎坷不平,他們沒有絲毫的退卻,而會想方設(shè)法解決問題,跌倒了再爬起來,沒有什么能阻止他們前進的腳步,這是因為他們始終堅信:腳比路長!
是的,你才是自己的敵人,因為只有你才能擊敗自己;你是你的上帝,因為只有你才能拯救自己!阿根廷將軍、拉美西班牙殖民地獨立戰(zhàn)爭的領(lǐng)袖之一的圣馬丁率安第斯軍翻越安第斯山,他們憑著堅強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難,沒有停下進軍的腳步,向智利進軍,解放圣地亞哥,1820xx年2月12日智利宣告獨立。圣馬丁將南美洲南部從西班牙統(tǒng)治中解放,與西蒙·玻利瓦爾一起被譽為拉美洲的解放者,被視為國家英雄。
有志者,事竟成。路是人走出來的,司馬遷帶著殘破的身軀、世俗的冷眼創(chuàng)作《史記》,譜出史家之絕唱,也唱響了自己的人生;袁隆平忍受別人譏笑諷刺,成為“雜交水稻之父”,造福了世界人民,也輝煌了自己的人生;賴斯承受著他人對黑種人的蔑視,造就美國第一任黑人國務(wù)卿,榮耀了黑人的歷史,也絢爛了自己的人生……因為堅持,腳比路長!
是的,腳比路長,遠方無論多遠,只怕沒有追尋的雙足抵達。人生也是如此,我們不怕目標的高遠,只怕沒有追尋的勇氣、熱情、執(zhí)著……只要心頭時時燃燒著堅定的信念,一往無前地行進下去,就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很多所謂的遠方,其實真的并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