髙二隨筆:壯哉,麻城精神
“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甭槌且蛴成郊t而紅遍中國,大多數人只知麻城風景美,即不知還有一種美,它濃縮在我們的血液里,也化為火紅,那就是麻城精神——忠勇孝善,創新奮進。
在麻城這片紅土地上,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麻城人用行動詮釋著忠勇孝善這四個字。這里,是革命者揮灑血淚的地方。在黃麻起義中,蔡濟璜忠貞不屈英勇犧牲;在太平天國運動中,屈子厚伸長民權付出生命;在辛亥革命中,周維楨遙遙作武漢聲援視死如歸。中國從革命中崛起,而麻城人民將麻城精神和愛國熱情融為一體,融入他們的雙手,融入他們的刀槍,融入他們的思想中去,他們將自己的微薄之力奉獻給革命,奉獻給祖國。我們麻城雖然渺小,地處偏遠,但我們的精神力量決不輸給別人!
在我看來,創新奮進的麻城精神也十分可貴。如果說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那么麻城人民就一定是一泓清泉,蕩滌著靈魂,豐富著靈魂,他們演繹著獨特的麻城精神。
倡導改良教育的余誠帶頭興辦學校,在講課中痛陳時弊,聲淚俱下,感動了無數受教育者。他用先進的思想武裝頭腦,用口和筆為武器,不卑不亢,勇于開拓。他將創新與愛國融為一體,他在日記中寫道:“造極精純之學問,建設新政府,使中國成為第一等強國。”正是他的創新奮進,才解放了大眾的思想,才指引著更多的人投身革命,帶領了更多的麻城志士。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麻城人,他們在科學、經濟、文化、思想、政治等領域做出了杰出貢獻。他們在那個兵荒馬亂、硝煙四起的戰爭年代無愧是一抹亮色,他們用汗水、淚水、血水換取富強、先進、和平,他們是麻城的驕傲!
“忠勇孝善、創新奮進”是對麻城精神恰到好處的概括,“鎖光黃之險隘,控吳楚之要津”的麻城,大別山母親的驕子,用麻城精神孕育著一代又一代子孫。我想,這種精神應當是永垂不朽的,應當可以用“源遠流長,生生不息”來形容。為什么?我可以很自豪地說:麻城精神不僅是大別山兒女的寶藏,它承載著過去的光榮,它也是大別山兒女的希冀,它映透著未來的光明。麻城精神,是充滿正能量的神圣而不可褻瀆卻又值得我們每個人去踐行的。
忠勇孝善,創新奮進,需要我們用心靈去感悟,去把握精髓;但正所謂“絕知此事要躬行”,它更需要我們用行動去傳承,去領會實際意義。
氣卷八極兮何土有象,龍騰四溟兮何人能承?壯哉!麻城精神,無形之映山紅,美哉!壯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