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者”生存
再矯健的鷹也不能在海底暢游,藍(lán)天才是適合它的選擇;再皎潔的月也不能在白日綻放光彩,黑夜才是她最安定的搖籃。適合自己方為最好。“適者”生存。
魯人的思想無疑是不明智的,麻鞋和白絹不適合越國,正如那官場的囂亂不適合陶潛。
青絲白衣斂不住眉間的淺笑風(fēng)雅,對花對酒共天地日月吟詩作畫。面對絲竹亂耳不絕,紅塵滾滾不休,陶潛毅然辭官,官場的富貴榮華又怎樣?真正的智者淵明看清金玉為堂的生活并不適合他,于是選擇歸隱田園,完美了自己心靈的棲局。
若無歸隱的淵明,何來田園的清雅?那淡然的五柳先生用這樣的方式告訴后人:“適者”生存。
與其不同的是南唐那個無奈的君主,他毫無選擇的被迫擁有江山。綿延江河,玲瓏天下。這個沉迷于詩酒的后主卻嗤之以鼻,于是弄丟了自己的紅塵初裝,山河無疆。
再美的江山卻不適合他去坐擁,如果給他一次選擇的機(jī)會,相信他定會做回那個溫眸錦衣的公子,在琴棋書畫之間翩翩若蝶。只可惜,其父為他做的選擇并不適合他,于是山河永寂,終留一夢黃粱。
還有一個年輕人,癡迷于物理實驗卻一無所成,在萬般痛苦之下接受了導(dǎo)師的建議,由科技物理轉(zhuǎn)向理論物理,一舉成名。
他,是楊振寧。
這一次完美的轉(zhuǎn)身是他破繭成蝶的見證。若無那次適合自己的選擇,何來今日的遠(yuǎn)近聞名?“適者”,終是可以成就自己。
正如那花開四季,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季節(jié),正因如此,她們才能生存下去,并灼灼其華,裝點世界萬紫千紅。
沒有鳳凰會選擇桑樹,亦沒有蠶會棲居梧桐。我們唯有在“適合”中方能找到自己,找到自己那片廣闊的天空。
這個世界,“適”者方可更優(yōu)雅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