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誰不期待東方那噴薄欲出的朝陽?
誰不渴望“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欣喜?
誰不想消除“草色煙光殘照里”的哀怨?
這一切,都源自對早的向往。有了早,就能欣賞到“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孤寂美;有了早,就能領略到“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桐鉦”的奇異;有了早,就能抒發“愿乘風破萬里浪,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宏愿。
于是懂得,早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抹亮麗的色彩,是實現人生精彩的動力。用早來鼓舞我,何須“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悔恨,何須有“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無奈?有了早的激勵,才有了比爾蓋茨微軟帝國的不朽傳奇;有了早的激勵,才有了張瑞敏“全球唱響海爾”的凱歌;有了早的激勵才有了俞敏洪新東方英語學校的繁花似錦。
而失去了早出發,早行動,早成功,很多人只能去搭乘人生的末班車,只能忍灰暗成為生命的主色調,而不能書寫人生的華章。畢竟,“笑看庭前花開花樓,漫觀天邊云卷云舒”是一種超然。但輝煌更是人生最壯美的云霞,何不用“早”來磨礪自我,磨礪一方明月云開的壯闊蒼旻?
此一似人,此亦如國。早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條件,是一個社會繁榮昌盛的保證。有了早的激勵,才有了荷蘭“海上馬車夫”的美譽;有了早的激勵,才有了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的勝景。試想,倘若沒有當年鄧小平的高瞻遠矚,做出改革開放的英明決策,只怕中國只能在“文革”的陰影下止步不前,哪里又有當前的恢宏氣勢?
而同樣,一個國家沒有了早的眼光,只能落后于世界潮流。失去了早,就如同明清時期中華文明無奈的式微;失去了早,就如同戈爾巴喬夫領導下的蘇聯的土崩瓦解。
早是心中不落的太陽,早是心中不倒的信仰。有了早的激勵,又何必再發“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的悲音;有了早的激勵,有何必再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的哀曲?
用早激勵人生,用早裝點夢想,去厲兵秣馬,去揚劍試鋒,終會迎來春暖花開的燦然,終會領略江河源頭的勝景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