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現(xiàn)象
前段日子我家有個親戚苦于找不到工作,向我母親求助。我母親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介紹給他,過了幾天問他感覺如何,他抱怨道:“這什么破工作啊,食堂的伙食又爛得不行,瞧你找的這破工作!”
無獨有偶,莫言小時候家里過年時有位老乞丐來他們家門口乞討,莫言好心給了他半碗紅薯干,結果老乞丐生氣的說:“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干,你們的心,是怎么長的?”好端端在家吃頓餃子,卻莫名其妙被罵。可這老乞丐的話,卻讓莫言不知如何反駁,老乞丐最終吃掉了莫言家的半碗餃子。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現(xiàn)象,我們或許在生活中也碰到這樣的事情:當你非常友好地對待一個人時,那人卻在嫌棄你對他還不夠好,有時甚至那人會因此記恨你。有時明明是受別人苦苦所托費心去幫他,卻因為他不滿意而一聲謝謝都得不到,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
人們對于一個人的初始印象是極其重要的,有心理學家曾把我們身邊的人分為四種:1.關系一直好的,2.關系一直不好的,3.之前關系好后來關系不好的,4.之前關系不好后來關系好的。調查后發(fā)現(xiàn),人們對第三種人的印象最差,對第四種人的印象最好。原因就是初始印象對人的判斷有很大的影響。對于第一印象很好的人,當他做出有損形象的事情時,他人會產(chǎn)生一種落差感,加速了對這個人好感的降低,反之亦然。舉個例子來說,當你第一眼見到一個漂亮的姑娘時,你會對她產(chǎn)生好感,但如果她開口就對你臟話連篇的話,你對她的反感就比你對一般人更加強烈。這就是因為你之前對她的好感與之后對她的反感造成的落差所致的。
由此類推,心理學家們發(fā)現(xiàn)在人際交往中一般人們討厭決裂的朋友甚于死對頭,喜歡和好的冤家甚于好友。因為人們總是在心理有著“你剛開始對我怎樣你日后就會對我怎樣”的心理,所以在與他人交往中會受最初印象的影響或多或少有些許落差感,這導致了我們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有時會做出一些其他人看起來無法理解的決定。比如因為一些小恩小惠就放松了對小人的警惕,或者因為一些朋友拒絕幫助你一點小事就和朋友鬧別扭。那個時候他們大多是認為小人愿意和好或許是改過了,而相處多日的朋友居然不能幫你作點小事。而事實上小人從沒把你當朋友,真正的朋友也從沒冒犯你的意思,是自己想錯了,才把這一切弄得一團糟。
千萬不要覺得別人有義務幫助你,就算你對別人掏心置腹,別人都有權利狠狠給你一刀;就算不會弄臟自己,別人也沒有必要非得幫你從困難的泥坑里爬出來。
千萬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和朋友生氣,也千萬不要得了一些小便宜就原諒他人。當你和朋友鬧矛盾時,要想清楚他做了什么讓你生氣;再想想如果一個陌生人對你做了同樣的事,你會怎么做,再想想你該對朋友怎么做;千萬不要抱著“他是我朋友為什么還不了解我”的心理,畢竟你活在現(xiàn)實中而不是電視偶像劇里,沒有那么多人能看你一個眼神就明白你的整個世界。當你決定原諒一個人時,先想想他之前對你做了什么,再想想他現(xiàn)在對你做了些什么,值不值得讓你原諒他;千萬不要隨便被他人的花言巧語給迷惑,等到下一次又被狠狠中傷時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