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拙立身,以拙創業,以拙求進
在中國文化中,尚拙是一大特點!拔囊宰具M,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講的都是對守拙的推崇。的確,做人守拙,以拙求進,往往是一個人有所成就的基礎。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一章三遍讀,一句十回吟”,是讀書求學之拙。多少人正是用這樣的笨功夫,實現了學養質的提升!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是干事創業之拙。不下苦功、不打牢基礎,就不可能采擷到成功的果實。“功成不必在我”,是為官從政之拙,惟有這樣的胸襟和氣度,才能獲得人們心靈深處的掌聲。
“責守明則謀政專,勤于正事必疏于邪門!痹菏恐x家麟這樣評價自己:只顧埋頭拉車,拙于人事交往。組工干部的榜樣王彥生被譽為堅持原則、淡泊名利、拙于交際的老實人。凡勤于正事者大都會“拙于人事”,他們并非交際能力差,而是一心撲在工作上,沒有時間去應酬吃喝、迎來送往,沒把精力用在拉關系上!澳苁卣溃蛔詠y則吉”,這樣的拙不僅使他們專心致志做事,不斷攀登事業的高峰,也使他們遠離誘惑、超凡脫俗,站在了人生的高界。
拙作為一種生活態度和處世方法,體現為寧靜致遠的精神追求,滴水穿石的堅韌執著,厚積薄發的生存理念,憂先樂后的胸懷氣度。有了這樣的人生定力,就能擺脫私欲的羈絆,視名利淡如水,看事業重如山;能排除世俗的干擾,靠真本事立身,靠干實事進步;能戰勝前行路上的挑戰,一步一個腳印,拾級而上、奮力攀登。守拙不僅是一種品格,也是一種智慧,日日積累,久久為功,方見其真章,享其果實。
與拙相對應的是巧。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們并不排斥巧,但巧應該是心血和汗水的結晶,是無數質拙的積累。古人云:“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一些人夢想成功,卻不愿與拙為伍,而偏愛與巧同行。不愿辛勤耕耘,總想著一蹴而就、一鳴驚人,企盼天上掉餡餅;不想憑自身努力證明自己,總想著投機取巧、拉關系找門路,尋求“貴人”提攜相助,甚至干出種種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勾當!安菸炗幸K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眻D省事、走捷徑、;^,不僅于事業無補、與成功無緣,最后還把做人的原則和本分也丟了,弄得個被人不齒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