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家園
月光是滲透在人類靈魂里的一種液體,汩汩地流淌,成為人類精神境界的光明與清新。她清輝漫撒,均勻地溫馨營造詩意的柵欄,讓疲憊的身心得到淋漓的掩蔽和舒展。就像母愛無私、博大而深邃。可是,又有誰留意過月光的家園?在無友的夜晚,感念月光的恩澤?今夜此時,無人沉眠。因為電燈太亮,電視節目太具備煽情的功能,而現代人又忙于生存和享樂,刺激大腦的方式又如此之多。總之這所有所有的一切割斷了人與自然的很多樁姻緣,其中包括人類與月光的姻緣。在那這亮如白晝的夜晚里,我們的腳步總是那么坦然。月光作為一種真實的存在,已越來越被人們忽視。
記住且鐘愛月光的人有一種是詩人。
詩人熱愛自然的一切,因而詩人把月亮作為精神的宗教頂禮膜拜,在思念故鄉時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思念親人時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孤立無援時說:“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在狂歌曼舞時說:“舉杯邀明月”,來它個“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月光無處不成為詩人靈感的閃光,情緒的宣泄和精神的圖騰。
還有一種是異鄉人。在異鄉,一彎殘月勾住你的心魂。而老家,總習慣在窗口,用一棵很神的樹,挑起那彎殘月,等出門人。異鄉人蜷縮在孤獨寂寞中,月光和風同時捎來問候,他總會夢見老家屋瓦上鋪滿了一層月光的金子,夢見黃牛在月光下反芻著永恒。
尊敬且崇拜月光的人畢竟是存在的。包括像我一樣既不是詩人,也有幸不是異鄉人。不管現實多么偏愛太陽的恩惠,多么迷戀燈影下紙醉金迷的忘情,但月光作為宇宙間最亮的燈,讓一切清潔的人和物在她的家園里,靜靜地休憩,并為迎接一輪噴薄的日出而養精蓄銳。
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天空也更加多彩明亮了。月亮也會慢慢地圓起來,亮起來,給思念的親人捎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