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日記:幸好還有同齡人
廣州群眾游行示威,反對日本購買釣魚島。人潮涌向廣州街頭,國旗飄揚。他們從烈士陵園而來,高喊著口號一路沸騰到了花園酒店。
彭仲航是廣東省實驗中學高三文科班學生,1995年出生。當天下午,打開微博,關于花園酒店現場的照片令他錯愕——玻璃雜物砸落滿地,酒店內一片狼藉。他決定必須做點什么,去維護這個他幼時學習步行的廣場。
“鑒于花園酒店的盛況,我想呼吁有時間的人,不論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只要你對這個城市有feel都去出一分力,清理花園酒店現場。”當天下午2點49分,彭仲航發了這條微博,便與同學一起出發了。
從環市東路,到花園酒店外面到廣場,從滿地的煙頭到喝一半的水瓶,從直徑兩三厘米的鐵螺母到左右長的磚頭……以及和他一樣默默收拾現場的同齡人。
幫手陸陸續續從四面八方趕來。晚上12點,現場清理隊伍已擴充到40幾個年輕人,他們從超市借了個紙箱做成掃把,將塑料套做成手套,一把把鏟起路邊倒下的花盆泥土,摘下掛在樹上的標語。
關心時政民生,彭仲航并非只做聽聞者。這次為廣州掃垃圾亦不是他第一次自發公益。他曾為廣州地鐵提出過意見———分散各節車廂愛心座、取消阻礙客流的車廂立柱等,也曾積極地參與志愿者活動。
彭伸航身上體現的這些90后公民意識似乎已經不是個人現象了。據xx年廣州市團市委一份“90后成長與責任”調查顯示,83.9%的18歲“90后”認為成年意味著他們必須對家庭和社會承擔的責任和義務,92.5%的18歲青年表示愿意成為志愿者。當中,87.9%的人還做過一次以上的志愿服務。
廣東商學院范有為說:“我覺得作為一個國家的組成部分,我心里是清楚哪些是屬于我的。”那天他身上的一卷垃圾袋用了九個。就在游行隊伍中,范有為默默地收拾街上的垃圾,不喊口號也不唱國歌,隨著人流往前走,遇上過激的群眾,他就適時上前阻止,“用比較冷靜的方式愛國。”
而這次活動,是陳志韜第一次參加公益事件。“我很感動,因為看到了不僅僅是自己在努力,還有一群人在行動!”他略顯激動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