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孩子
有時,一個人倚在小窗前發愣,心里總有種莫名其妙的寂寞和感傷,這種寂寞感歸屬于現在的孩子唯一能獨自想象的空間,因為他們把大多的青春都消耗在本不屬于他們的負荷上,他們累了,他們需要一定的自由。在這個巨大的密網下,他們痛哭的掙扎,可不管怎樣的努力,這網還是那樣的堅實。于是,他們學會了放棄,去妥協,去承擔。
現在很多的孩子都在關注80后的作家寫的文章。比如郭敬明。韓寒等。誠然他們的文章確實有著獨特的一面,看后讓人發省,但從另一個角度不也透視著中國的教育制度確是存在諸多的問題。孩子們為什么會去看80后寫的文章,那是郭等寫出了孩子們久久壓抑在心中的惆悵和不悅,寫出他們想寫又害怕寫的字詞。
80后的孩子是屬于叛逆的,他們桀驁不遜,喜歡爛漫的愛情故事,喜歡看動漫中飄揚的櫻花,喜歡幻想自由自在的翅膀,喜歡飛躍無盡的海洋,他們就是這樣向往快樂童話般生活,然而怎樣的生活方式畢竟要被金錢的物質生活說摧殘,糜食。一切一切的夢只是虛幻,他們就是這樣被生活和學習的壓力撕成兩半,每半的傷口都是血淋淋的,他們好痛苦,好辛苦。
80后的孩子是幸福的,是容易因外界事物而感傷的,一只可憐的小貓死去,或著一只小狗的丟失會讓他們傷心地哭整整幾天,過后有高興的大把大把吃起零食,把煩心的瑣事拋在腦后,嘴上揚起微微的一角。
80后的孩子生活在80后的世界里,愉快,煩惱,痛哭,微笑,在他們的世界充馳著,奔放者。我真幸運能做80后的孩子,因為80后的游樂園里永遠有我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