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喪鐘為誰而鳴》有感
喪鐘為誰而鳴?喪鐘為你而鳴!
七十個小時、一個山谷地區(qū)、幾個游擊隊員和一個外來志愿者,時間是二戰(zhàn),地點是西班牙,事件是反法西斯。四十萬字的結(jié)局注定是敲響人類的喪鐘。
“誰都不是一座島嶼,自成一體的;每個人都是那廣袤大陸的一部分;如果海浪沖刷掉一塊泥巴,那么歐洲就少了一點,如果一個海角,倘若你的朋友或你自己的莊園被沖掉,也是如此;無論誰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損失,因為我孕育在人類之中;所以,別去打聽喪鐘為誰而鳴,它為你敲響。”(約翰?堂恩)
《喪鐘為誰而鳴》有許多不足之處。個人抽象的精神力量,犧牲一切反抗強權(quán)是海明威對未來失去信心,以死來解決問題的悲劇性格的集中體現(xiàn)。但我還是一直認(rèn)為,后來的人沒有必要抓住前人的缺陷不放,“馬克思不可能為他死后幾百年發(fā)生的事情都做出解答”,所以我們還是要正視其優(yōu)秀的一面。
在歷史研究上有全球史觀、文明史觀、生態(tài)史觀……而在世界上、在各國政治博弈上卻沒有人樹立全人類觀。任何人、任何民族都是組成繽紛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利益所處之地,都要維護(hù)自己的尊嚴(yán)與財產(chǎn)。在捍衛(wèi)本國利益的同時,是否能將心比心地關(guān)照一下他國?為什么會一個物種會因國界而產(chǎn)生巨大的差別?當(dāng)喪鐘為為我敲響時,你的滅亡也會很快到來。朝日既已從堪察加半島上升起,比利牛斯山難道會一直浸沒在黎明前的黑暗?
如果世界沒有戰(zhàn)爭,軍隊會被裁撤,軍火商們就得去喝西北風(fēng),那些想爭霸世界的國家就會沒落。因為一小撮文明人希望喝到下午茶,所以他們千方百計地挑唆大腦沒有回溝的狼狗去咬死處在貧困線上的土著。于是戰(zhàn)爭總是不會停止。
如果每個人都將對方看作自己人,便不會存在侵略與反侵略這個概念。你山東人是山東人,同時也是中國人,你和新疆人、西藏人、中國臺灣人都是中國人;你中國人是中國人,同時也是地球人,你和日本人、美國人、越南人、菲律賓人都是地球人。不管你們有矛盾、不和諧,但事實就是如此;不管你愿意還是不愿意,你們就是一家人。
無論你是白種人還是黑種人,既然是人便都有成為人的權(quán)利,便不應(yīng)有不公正的差別;無論你是基督徒還是猶太人或者是無神論者,既然是人便都有在同一片藍(lán)天下呼吸的權(quán)利,便不應(yīng)出現(xiàn)因信仰不同而出現(xiàn)的排斥;無論你是資本主義的支持者還是馬克思、恩格斯的信奉者,只要你是人便都有和平共處的權(quán)利,如果自由、平等、博愛沒有了剝削、壓迫、束縛和人民民主專政又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全人類觀需要求同存異,歷史的積累、地理的差異,無法要求每個民族實行同樣的體制。我們可以對盛冰淇淋的盒子的款式有所好惡,但沒有必要因此對冰淇淋產(chǎn)生不同的看法。一旦戰(zhàn)爭開始,喪鐘為所有人而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