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從軍征的改寫作文
篇一:十五從軍征改寫作文
戰爭已成往事,勝負不在被掛念。當腳步已顯得蹣跚,我想我該回家了。
沒想到自己還會認得這山路,它已隨歲月的流逝變得平滑,偶然突兀的石子也不甚明顯。我定步凝望,看到了七歲滿頭蓬發,舉著蒲公英飛奔的自己;看到了十一歲背著山柴,袖口里緊緊地裹著一本書的自己;看到了十四歲因為丟了鐮刀不敢回家,半夜里被家人在大楊樹下找到的自己;看到了十五歲的自己,然后時間定格,父母、姐姐、小弟,來為出征的我送行,還記得父親眼中的堅定、母親低聲的抽泣、姐姐遞過來的荷包、小弟珍藏的小木棍,還記得風一路往南吹,而我一路向北走。
回憶飄散,視線清晰,眼前的這個人他是誰?“虎?你是虎嗎?”我努力回憶,他就是后排房的阿虎。“阿毛?”他微顫的聲音,讓我壓抑了六十余年的情感迸發出來,六十多年沒有聽到這個屬于我的外號了。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欣喜,接著它流露出了使我不安的憐憫,一片干枯的葉子劃過眼前,似乎預示著悲哀。
“前面那有兩棵松柏的院子,就是你的家了,那一個一個的墳墓,只是你家人的歸宿吧。”他用與我同樣蒼老的手拍拍我的肩,然后轉身,不見。
我帶著近乎絕望的一顆心,來到家門口,低矮的四個小土包,將心逼向絕望之顛。一切注定會是悲傷的。野兔從狗洞跳進跳出,野雞在屋梁上撲扇著翅膀,院子中有野生的谷子,水井上生出了莫名的葵菜……我盡力以平靜的心情面對眼前的一切,而心,已被撕成碎片。
我上前,摘下庭院中的谷子和葵菜,生了火,我要做飯。我對自己提出了這輩子最苛刻的要求——微笑。我試著咧一下嘴,卻感覺生疼。
那口破鍋里的水沸騰了,水中的幾棵干巴巴的谷子和葵菜也隨之翻滾,除此,沒有任何活動的東西。忽而一陣風吹過來,我似乎聽到些微的金屬碰撞的聲音,我苦笑地搖搖頭,幻覺吧。可是那聲音又隨著一陣風飄過來,它不是幻覺。我循聲而去,看到的是一只灰褐色的、生了銹的小鈴鐺,它像六十多年前一樣掛在門口,孤孤單單地掛著。我輕輕地把它摘下來,輕輕地把它放在左邊胸口的位置,只有手中一碗粗糙的、沒有任何味道的飯,還有一點溫度。
看門外東邊那棵大楊樹,還如六十多年前一樣站在那兒,可是世事變遷,一切都已不是從前。
篇二:十五從軍征改寫作文
邊塞凄涼的景色,冷風颼颼,把我從夢中驚醒,啊!營地那么靜!哦!原來是戰士們出征去了。一陣風吹來一條好消息,:“楊天你年事已高,準予回家養老。”
我將幾件破襤不堪的衣服包裹起,走到廚房小青那里去。小青正眼淚汪汪塞飯團,他囑托我捎個信給青弟。我帶著小青的囑托,欣喜若狂,快馬加鞭,日夜兼程趕回家鄉。
不知不覺來到熟悉的村口,那年春天,就在這里,母親一把淚;妹妹一束花;弟弟幫我拿著包袱,他們叮囑我,要平安歸來……如今,秋葉已經凋落,我的那些親人還好嗎?
一陣叫聲把我從回憶中喚醒。我抬頭一看,原來是青弟。我把小青的書信轉交給他,并問他我的家人在哪里?他指手說:“遠處的松柏叢生和墳墓連在一起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人。”當時,我都驚愕了,我欲哭而無淚。
鄉親們把我攙到家中,只見滿院凌亂、雜草叢生,野兔亂竄,野雞在屋檐上亂飛。
青弟從家中拿來一些谷子煮飯,采摘葵籽來做羹,把飯菜端到大家面前,鄉親們一起吃飯……
走出庭院,四處相望,是茫茫的一片,老鷹回巢發出悲鳴,我心中一片茫然……
篇三:十五從軍征改寫作文
凄涼的秋風卷起四周凋零的黃葉,風中,白發蒼蒼的我手持一碗煮好的飯食,淚水沾濕了我的衣裳。看著那滿院墳冢,我獨自在那秋風中獨自嘆息,是一聲聲低沉而微弱的嘆息,我想抓住那流失的歲月,但力不從心啊!
往事隨風,思緒漸漸回到從前。十五歲,一個多么令人振奮的年齡!當年我氣宇昂揚,欲攀天摘月、下海撈蛟。少年大志,盡顯心頭。當征兵之令傳來時,沒有半絲猶豫,在家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背負行囊,策馬揚鞭,消失在那天際之中。
來到邊疆,拿起武器,一股傲然于天地之情從心中升起:從此,我定要保家衛國,殺敵立功。
幾十年,都在腥風血雨中度過;多少次,看著戰友們含恨而別。少年的不屈之心,已在一次次傷痛中消逝;少年的壯志豪情,已被時光磨平。幾十年了,雖然在一場場戰爭中僥幸逃生,可仍未成為將領,是懷武不遇,還是老天的玩笑?銅鏡中,發現滿頭青絲變白發;看見烏黑的胡須已披霜;臉上也起道道皺紋;已是老大徒傷悲。畢竟我不是趙子龍啊!是到了離去的時候了。一次次申請,一次次等待,連頭上白絲也隨著秋日邊疆的枯葉一起凋零。終于,將軍同意了我的請求。一絲凄然苦笑浮現臉上,回鄉時,才發覺自己已一無所有,少年心志已如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掏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了。
到了家鄉,已是面目人非。昔日共同嬉戲的同伴皆已夕陽西下了,唯我斷腸人還在天涯。村中一個個未程相識的面孔令我感到心寒:回來又有何用?家在哪兒?家中還剩余誰?問了位同鄉,見他指了個房屋,心中最后一絲希望也破滅了。其實我早就看見了那間破敗的房屋:屋頂殘磚碎瓦,院墻已被推倒,正門僅剩半片門板,院中伸出一棵枯樹,顯得陰森恐怖。看著我走向那間屋子,周圍的人都心生猜疑:那間屋子十幾年前就已無人居住,他來干什么?
走進屋,看見屋梁上有野雞在哀啼,廳中、院中長出了各種雜草,后院中的狗洞已變成了野兔洞,一股悲痛心情頓時將我的心填滿,那一座座的墳包,都訴說著一個個我不知道的故事,幼年時的回憶,與之形成了今非惜比的鮮明對比,兩行熱淚從我憔悴的老臉上空流著。往事隨風,一切皆緣。緣起緣滅,由天注定。我采集好食材,回屋做飯,飯好后,看著那些墳冢,傷痛之情又一次浮現。誰人與我共餐呢?心中問道,無奈一嘆,細細算來,自己已耄耋有余了,而那塵緣往事,皆隨殘風而去。改寫《十五從軍征》-eletric-eletric的博客
遠處,是誰在嘆息?天際,是誰在哭泣?風中,有誰人遠去?心里,有幾許淚滴?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人生悲劇,莫過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