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炭翁改寫800字
從前,有一位以賣炭為生的老人居住在南山上。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勞作,頂著常年呼嘯的寒風在山上砍木柴來燒制煤炭。那辛苦枯燥的工作,在他的臉上熏滿了塵土灰沙,呈現出經過煙熏火燒的顏色;那過于勞苦的工作使他兩鬢的頭發灰白,十指烏黑。
他夜以繼日地工作著,終于燒出了一千斤炭,此時已經一貧如洗的他,全指望這一千斤炭過日子,他只期望這一千斤炭能為他帶來的遮身的衣服和糊口的食物。天越來越寒冷,老人在寒風中矗立在山頂,眺望著遠方的城闕,盡管被凍得直哆嗦,他還是在心中默念:“要是這天再冷一些就好了,我就可以把這車炭賣給有錢人家,換取更多的食物。”看到雪下了起來,天氣也變得越來越冷,老人欣喜不已,立刻踏上了去趕集的路。
老黃牛和老人在半夜走上了盤山的路。他們“呼哧呼哧”的喘息聲與山間的冷風融為一體,被風一吹便消散得無影無蹤,仿佛他們根本沒來過這條路,仿佛他們已經被世人所遺忘。
夜里,城闕外已經積了一尺厚的雪。清晨,老人才駕著牛車趕到城門前,碾著以前的路人留下的被凍的車轍趕路。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他們才趕到集市,一夜的奔波勞頓使他們又饑又累,他們便在集市南門外的爛泥里歇息。
此時,一個穿黃衣服的太監和兩個白衣服的差吏出現在道路的盡頭,他們得意忘形地招搖過市。老人頓生不祥的預感,他“呼”地站起來,駕上牛車揮鞭就跑,可疲憊的老黃牛哪里是差吏的好馬的對手,不出幾步路,炭車就被差吏攔了下來。為首的太監手里拿著公文嘴里說是皇帝下的命令,一把將老人推下炭車,拉轉車頭,吆喝著把車解下來系在自己的馬身上,便向北趕去。
老人顧不上周身的疼痛,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太監充耳不聞,轉身就走。一車炭有一千多斤,那是老人生存下去的唯一的依靠啊!老人舍不得卻也沒辦法,宮里的差吏有各種方法制他于死地,他根本無法與殘酷掠奪的宮市對抗。這時,其中一個差吏把半匹紅綃和一丈綾朝牛頭一掛,就充當炭的價格了。
老人望著這些賤絹,不禁淚如泉涌:“這么點絹,該怎么過活啊?”他頹喪地走在回家的山路上,單薄的衣服阻擋不住寒風,全部灌進了衣服,吹涼了他的身體,也吹冷了他的心。淚水模糊了雙眼,再也分不清天與地、是與非。
他倒了下去,被風雪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