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煩惱的作文:一件煩心事
每個人都有煩心事,我何況不是這樣呢?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有關煩惱的作文:一件煩心事,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鑒。
有關煩惱的作文:一件煩心事(一)
童年像一些糖,有的特別好吃,有的卻難吃得讓你想吐。在我的糖果中,有一顆十分難吃,大家想知道嗎?
記得有一次,我忘帶語文作業本了。結果當天下午,老師就把我叫到辦公室,怒氣沖沖地問我:“作業呢?”
“我……我忘帶了……”我怯怯地說。
想不到,老師的火更大了,她對我大吼:“你們這些小學生的鬼把戲我還能不知道?是你沒寫吧!今天晚上你給我補3遍,不然的話你明天別來上學了!”
老師的話像一把刀刺入我的心,我委屈地哭了。“哭什么哭!現在哭有什么用!難道你沒做錯什么?給我補作業去!不寫作業偷懶,還說沒帶!唉,我怎么教出這樣的學生!”老師怒火中燒,對我不分青紅皂白地斥罵起來。
老師您不理解我!我并沒有偷懶,我只是沒帶!老師,希望您原諒我!
唉,這塊“糖”真的好難吃啊!老師誤會我了,我好委屈啊!
同學們,這樣的事你們也發生過嗎
有關煩惱的作文:一件煩心事(二)
時間就像一個從不知疲倦的孩子,在每個人的生命中歡快地跑著。我也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孩子變成一個成熟懂事的少女。父母帶給我那無微不至的愛不知何時變成了束縛,我就如同一只小鳥,渴望天空卻被困在籠中。
“今天晚上到姑媽家里吃飯,你坐車和姐姐一塊兒去!”爸爸的一通電話將正在午休的我吵醒,我問道:“就不能不去嗎?我還有好多作業!一頓飯而已,如果不必要的話我就不去了,不想去!”這是我的心里話,長大后,我不喜歡將自己的情緒遮遮掩掩的,而是更急于表達出來,卻不想這“真實的想法”將爸爸激怒了:“誰較你之前不寫作業!活該!去!必須去!。”我一聽這語氣,趕緊將電話掛斷了,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不想聽,聽了也是心煩。
不一會兒,電話的鈴聲又響了起來,我知道是爸爸打來的,沒有接。幾十秒后,鈴聲停止了,我本以為會就此結束,手機卻又響了,我皺起眉頭,將電池取了出來,大步跨出了家門。
公車不知不覺行駛到了姐姐家樓下,還沒等我踹口氣,剛將電池安裝到手機上,打開手機,媽媽的電話卻又打來了,我不耐煩的接聽了:“喂,有事嗎?”“是這樣的,學校附近有一家補習數學的地方,剛才聯系了我,說你今天可以去聽課。”我再次掛掉了電話,又是這樣!每次雙休,除了本該有的課程之外,還要我去這邊看看,那邊聽聽,不累死也煩死了啊!
我的心情已經糟透了!
學習的壓力,父母的嘮叨,老師的期望,同學的競爭,無一不成為我煩心的理由。于是,一種叛逆的心理開始在我的心底里生根,發芽。和父母之間越來越沒有共同語言,有的只是無休止的爭吵。而每次爭吵都會令我心煩不已,所以,我漸漸開始選擇沉默,不說話,就什么都不會發生。
后來,我漸漸發現,這樣下去不是長久之計,于是我開始盡力克制自己的情緒,盡力把每一件事都做好,盡力讓自己浮躁的心平靜下來,我也開始在業余時間選擇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來做,比如畫畫,寫文章等等,往日那顆煩躁的心也似乎逐漸離去。
那段煩心的日子,我在前路目送你遠去。
有關煩惱的作文:一件煩心事(三)
那是有一年夏天,當時正是水痘的傳染期。那天晚上寫作業時,有很多小蟲在燈前飛來飛去,于是我便噴了許多殺蟲劑。然后寫著寫著就感覺自己身上很癢,我就想去撓。可是掀起衣服后,只見一大片的紅色疙瘩,我又看看手臂,也有一大片,腿上也同樣如此。我很著急,因為當時正是復習迎考的時候,我擔心自己是被傳染上了水痘。我略帶哭腔地叫來了爸爸,爸爸看了看,然后說:“應該不是水痘,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病!總之,明天去醫院檢查一下!”
第二天一早我和爸爸便奔去醫院,在抽血檢查后,醫生確診是藥物過敏。不是水痘!于是我便放心了,然后爸爸又急忙在學校早讀時間前送我到學校。到了學校,我卻被堵在了教室門口,老師擔心我的病會傳染。爸爸只好拿出病歷單給老師看,老師這才勉強讓我進了教室。
后來幾天老師依舊十分不放心,于是便陸續將我的同桌和前后位同學都掉走了。也許正是這一舉動,導致同學們也認為我的病會傳染。于是同學們開始排擠我,不與我接觸。下課之后,我周圍的同學都躲得遠遠的。有些同學經過我時,甚至戴上口罩;收我的作業時,都要戴上手套。上體育課時,老師將我調成一個人一排。做操時,前排的同學總是與我保持距離。后來紅疙瘩竟然發展到了臉上,走在學校里,人人見我都避而遠之。同班同學私下都嘲笑我的臉,還罵我是怪物。
那段時間我總是心煩氣躁,脾氣也變的古怪起來。在學校,我經常做出十分過激的行為——我想報復那些嘲笑我的同學。好在,有真正的好朋友安撫了我暴躁的心情。雖然其他同學都躲著我還來不及,但他們卻主動接近我、給我安慰、傾聽我內心的苦楚和憤怒,當有同學嘲笑我時,他們為我“打抱不平”。記得在病好了以后,我問他們:“你們就不怕被傳染嗎?”他們笑著回答:“怕,當然怕。但你說不會傳染,相比之下我們當然相信你的話!因為你是我們的朋友啊!”聽了他們真誠的話,我真正意識到了“朋友”二字的意義。
那段時間要不是有朋友的安慰,還有父母對我的悉心照顧,我真不知道該怎樣度過那段日子。也許正是因為有了那段煩心的日子,我才能真正的認識到什么才是朋友。
畢業季,看著他們拍集體照,想到自己的學生時代還有最后一年。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每次都要有這種儀式去祭奠。但最后能有幾人,不會只停留在表面化的,最陌生的照片上。經歷了幾次的離別,我想我應該會更從容些。但未來即將失去的還是讓人心煩。就像曾經的分別,那些煩心的日子。
當高考結束,同學那脫韁野馬般的玩樂背后也有對分別的傷感,因為大家都明白,相聚時日只會越來越少。過去有太多的熟悉,未來要重新習慣面對陌生。曾經一起踢球的隊友,很遺憾我沒有遵守約定在同一個城市讀書,如今拿了學校冠軍,可依舊沒有找回當年的默契。
就像黑塞小說《蓋特路德》中的一段話:“青春歲月里屬于我生命的一切都將背叛我,變得陌生。我突然發現,在過去的整個歲月里,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脆弱和悲哀。因為此刻,原先的愛情、友情,習慣和快樂都會如同破舊的衣服一樣離開了我。毫無痛苦地和我分別。剩下的只是驚奇,驚奇我怎么能堅持在他們身邊這么久,或者是他們怎么能堅持在我身邊這么久。”
我們終究會漸行漸遠,不由自主。但回首往日,只能選擇淡然,學會習慣那些心煩。
有關煩惱的作文:一件煩心事(四)
不知看了那部小說,就那么呆呆的坐在窗前,看著陰暗的天,漂泊的云,霧蒙蒙的遠山,嘴里吟著悲惋的詩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之類的詩句,頗有些傷感。
不知是因為快要小學畢業了,還是因為考試即將到,感覺最近特別煩心,面對即將到來的小升初考試,心里有一絲煩悶,夾雜著一絲苦惱。
母親已經為我選好了一所理想的學校,可,我不想離開朋友,不想失去友誼,可,又有什么辦法?聽母親說同學瑜也會和我一起去,這讓本來讓不情愿的我有了一絲情愿。
一天,兩天……考試到了,天熱得出奇,樹上的烏鴉嘰嘰喳喳的議論著,仔細一聽,烏鴉也在擔心著自己的考試。考試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我將那決定我命運的試卷鄭重的交了上去,忐忑不安的等待著。終于宣讀命運的日子到了,考試成績還不錯。可同學之間缺少了些什么,缺少了考試之前那歡聲笑語,缺少了考試之前那童真無邪的友誼,同學之間就在這樣的氣氛中漸行漸遠,同學分別時候一句話也沒說,就這樣離開了。總覺得缺少些什么。
面對著未來,友誼,我們這些壓力族,該何去何從?都說學生才是最苦的。那一刻,我醒悟了。那一刻,我明白了。那一刻,我迷茫了。那一刻我沉默了。我不知該如何好?人生的意義到底在于索取還是在于奉獻?
淅淅瀝瀝的雨下著,我站在雨中沉思,回首往事,我們漸行漸遠,忘了彼此,只能選擇沉默,忘記,淡然,解脫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