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家鄉變了作文【三篇】
【篇一】
桂林,這個連神仙來了都不想離開的地方就是我美麗的家鄉。
改革開放后的新桂林為了改變落后的城市面貌,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如今這座城市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脫下了破舊衣裳后的它更加令人向往,就連天邊的彩霞也忍不住化做綢緞,爭著來給這神奇的土地披上新的衣裳。
家鄉發生了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以至離家的游子們回到桂林,一時間還真找不著回家的路。筆直的大道,繁華的商業街,現代化的購物休閑廣場,古木蒼翠的公園,如雨后春筍般的商業住宅樓,琳瑯滿目的商品和令人垂涎欲滴的風味小吃……處處紅花綠葉,繁花似錦,令你目不暇接。
我聽媽媽講,過去的中山中路一帶可不像現在這樣熱鬧。道路很狹窄,沒有這么多車道,馬路兩旁沒有大商場,只有一所矮小的藝術劇院和幾間小百貨商店。到了晚上,路上行人稀少,冷冷清清的,只剩下街道兩旁稀疏的街燈發著昏暗的光……
如今這里已經成為了一條日夜車輛穿梭,行人往來不斷的繁華商業街,原來狹窄的馬路變得寬闊平坦了,一棵棵挺拔的樹木筆直地屹立在人行道旁,樹下郁郁蔥蔥的小草,五彩斑斕的小花緊密環繞。馬路兩旁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看上去可氣派了!夜幕降臨后,中山路上燈火輝煌,五彩繽紛的街燈、霓虹燈爭奇斗艷,交織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家鄉的建設越來越美,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我相信家鄉的明天會更加絢爛美麗!
【篇二】
我出生在邢臺的一個小鎮上,這里原來到處都是平房,這里經濟不發達,人們生活水平很低。
我的家鄉原來到處都是土地,人們大多都靠種地來維持基本的生活,沒有那么多的超市、學校,人們也買不起房子、汽車電視電腦等先進的東西。人們沒有上過學,知識很少沒見過什么大世面。
現在,中國的政策變好了,也使我們這個小鎮富了起來,原來那一畝畝的土地變成了一座座別墅,原來那低矮的房屋豎起了高聳的樓房,人們都搬進了高樓;窄小的土路變成了寬闊的柏油馬路。超市多了,人們購物方便了。電冰箱、電視走進了千家萬戶,電腦也不再是什么奢侈品,汽車走進了尋常百姓家。我們這個小鎮變得和大城市一樣了。
我的家鄉變了,我希望這樣好的變化越來越多,我們這個小城市也能變成風景如畫的大城市。
【篇三】
我的家鄉是陜西省山陽縣西南的一個村莊,那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常常帶我“回家看看”,我是又高興又煩心。高興的是我又可以見到爺爺奶奶了,煩心的是每次回家都是交通不便,穿著漂亮的衣服走在那坑坑洼洼的小路上,一會兒就弄臟了。因此,我的心情變得灰蒙蒙的。晚上,還要住在奶奶家的半磚半土的房子里,忍受著蚊蟲叮咬。惡劣的環境使我不由得產生一股厭惡,那難受勁就別提了。
今年春節,爸爸堅持讓我回家過年,說要給我一個驚喜,于是我懷著好奇回到了家鄉。霎時,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本來貧窮的小村莊里竟然聳起了一座座小洋樓,外面全部用白瓷磚貼面,陽臺的扶梯上雕刻著彩色的花紋,特醒目、特氣派。往后一看,真綠呀!是什么呢?原來是我從未見過的竹林!那一棵棵翠竹亭亭玉立,在微風中輕輕晃動著,似乎向路人傾訴著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竹林的旁邊是一條寬闊而又平坦的柏油馬路,行人、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
奶奶家里變化更大。整潔的院子,雪白的瓷磚,豪華氣派的鋁合金窗子。走進屋里,我眼睛都看直了:寬敞的客廳里擺放著沙發、彩電,我一瞧,還都是的呢!我正看著,丁零零,電話鈴響了,奶奶笑容滿面地拿起電話說著、笑著……
門前的菜地里,爺爺種著瓜果蔬菜,搭起了塑料大棚。我鳥雀般地奔到菜棚里:嫩嫩的、綠綠的蔬菜,一片連著一片,顯出無限生機。我心里一陣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