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力量(中殘聯征文)
記得康德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世界上惟有兩樣東西讓我們深深感動,一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和時代的變遷,社會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德”在社會大舞臺上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社會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越來越多的“德”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自然也走進了社區工作中。社區的工作涉及面頗廣,承擔著越來越多的行政職能。作為一名社區殘疾人協理員要時常處在基層第一線,我的工作特點具有鮮明的社會性、群眾公益性。如何保持一個社區殘疾人協理員的良好形象,做到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社區殘疾人謀利,不斷做好社區工作,就更應該注重社區工作者道德的力量。
“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道德”是我們每個人正確的價值觀念的體現。而作為一名有道德的殘疾人協理員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同理心。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人,就應該將心比心。當我們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中,當我們沉醉于花草的芬芳之時,也許,你并沒有察覺到這個世界有什么不同,你也從沒有想過,眼前的一切甚至是永遠難以實現的奢求。可是,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周圍,有一些人永遠都看不見花兒的笑容、永遠聽不到鳥兒的鳴叫,甚至永遠都沒有“站起來”的權力、沒有縱情歌唱的資本……。他們帶著殘缺的身體在這個世界上艱難地活著,忍受著常人無法體會的痛苦,經歷著別人不能想象的磨難,他們哪怕要取得一點點成績,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作為一名社區的殘疾人協理員就應該有這種設身處地的心態,良好的心態才能匯聚成的道德觀。道德觀是我們殘疾人工作行為的準繩。道德雖無形,卻給我們產生了正面的能量。這也就是道德的力量。
還記得XX年央視春節晚會上那動人的舞蹈——《千手觀音》嗎?看完精彩的節目,我們很難把這藝術精品與20多位聾啞演員聯系起來,很難想象她們是在一間設計極為特殊的練舞房內,靠著重鼓之音的共振、踩著腳下地板震動的節奏,感受旋律、感悟音樂與舞蹈的美妙結合而編排的。在但正是這些天使般的殘疾人以自己的風采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震撼,他們讓我們感受到身殘志堅的執著精神的同時,也告訴世人“千手觀音”的哲理:道德,能使你幫助別人,也能使別人伸出千千萬萬只手幫助你。在我們關愛殘疾人、幫助殘疾人的同時,她們回饋給我們的是更加無比深沉的愛!這也就是道德力量的體現。與他們相比,我們是渺小的卑微的。
英籍作家韓素音曾說過:“現在全世界最大的毛病是什么?是沒有道德。”她在幾十年前就這樣說這個世界了,現在的時代背景等等方面都與那個年代不一樣了,其道德的規范會有所不同,但有一點是不會變的,那就是只要過于注重強調個人的利益而損害別人的利益,這就是不道德的。道德危機、倫理價值的滑坡越來越引起人們的矚目。物質文明在改善人們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改變了人們傳統道德倫理的認識空間。道德問題、信仰危機,頻頻被世人所提出,我們不得不把目光投入人類最本質的歸屬問題,關心人類的前途與命運。
只有道德,能讓我們義無反顧的去善事,冒道生命危險,不顧個人安危,在巨大的災難中,他們并沒有害怕,而是越發的勇敢,道德的力量是無限的。讓我們奮勇向前,永不止步。例如,我社區有一戶殘疾人家庭,丈夫因心臟病住進了重癥監護室,這樣的消息對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來說猶如晴天霹靂。可在他重病期間,禍不單行,他的妻子也突然因腦淤血病倒。這無疑是雪上加霜。我社區殘協在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組織轄區內居民踴躍捐款。雖然個人的愛心是有限的,但是群眾道德的力量是無限的。正是因社區居民群眾的愛心,讓這戶家庭渡過了難關。道德的力量,猶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道德的力量,好似是團堅硬的巨石,敲打出希望的火;道德的力量,如同一條寬闊平坦的道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
如果一個人沒有道德,就好像沒有靈魂。沒有靈魂的人就好像動物、植物和任何沒有生命的東西一樣。所以我知道,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名有道德的殘疾人協理員。所謂“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殘疾人協理員”并不要做轟轟烈烈的事跡,也不用感人的口號和話語,其實在生活中,在為社區殘疾人服務中的件件小事,顆顆愛心,都在踐行著我對“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理解和感悟!
在多姿多彩的物質世界,有太多的事物如罌粟般披著華麗的外衣侵蝕著人們的內心。作為一名社區殘疾人協理員,我理所當然的要肩負起弘揚道德的重任,這條路任重而道遠,但只有讓道德主宰人們內心世界,社會才能更加健康快速的發展,我們社區的殘疾人工作才會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