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從小學到初中再到師范,教過我的老師不少,最讓我難忘的是以下這些老師。
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善于培養我們的學習興趣。
啟蒙老師愛講故事
我的啟蒙老師是劉顯國,當年二十多歲,說起話來鏗鏘有力,上起課來精神抖擻。
他最愛給我們講故事。學習《惡霸地主劉文采》就給我們講舊社會農民的苦和地主的惡;學習、就給我們講解放戰爭和抗日戰爭的英雄事跡;學習《草船借箭》就要講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火燒赤壁;學習《武松打虎》他就要講梁山一百單八將的神勇:花和尚倒拔垂楊柳、武松醉打蔣門神、黑旋風沂嶺殺四虎……
下午的第一節課我們愛打瞌睡,劉老師想了好多辦法,但效果不佳。
有一次,忽聽得啪的一響,聲音洪亮:“同學們,打起精神,給你們來一則《阿凡提的故事》”大家被阿凡提的機智折服得五體投地,他又是一啪:“好,閑話少說,課歸正傳”再聽他講課,就精神倍增了。
不僅如此,他還請有名的故事大王彭老漢半天半天的給我們講《說岳傳》、《隋唐演義》……
從這些故事中我們認識了真善美,辨別了假丑惡,感受了語言的豐富多彩,領悟了如何表達如何作文,從而培養了我們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初中老師特關心我
我到鄉初中后,由于學習勤奮刻苦,不懂愛問,老師都喜歡我。那時家境貧寒,沒有錢買課外書,是班主任張孝平老師(教我們的數學、英語)每學期給我買一套課外習題集。他看到我在大廚房里煮飯被熏得淚流滿面(那時全校幾十個寄讀生擁擠在一間土瓦房里燒柴火自己做飯),回家時在城里特為我買了一個鐵皮火爐,叫我在廚房外的屋檐下煮飯。
教語文的楊傳軍老師將我的作文在課堂上念給大家聽,特別是那篇《我的陋室》,楊老師念后大加贊賞,使我信心倍增。
老師們越是關心幫助我,我對學習越是刻苦勤奮,越是興趣濃厚。
其實,現在回想起來,我那時腦瓜也不是有好聰明,成績也不是有多好,如果不是老師們的關懷幫助,我對學習也許不會有那么的認真和熱愛。
師范老師愛搞活動
讀師范時,老師們著重培養我們各方面的能力,經常開展各式各樣的活動。
晚自習要依次上臺講幾分鐘故事,我開始上去滿臉通紅,結結巴巴,不到一分鐘就下臺了。班主任鄧占揚老師不但沒有責備,反而大聲鼓勵:“說得好,說得好”后來我每次都精心準備,沒過多久就年能滔滔不絕了。
每逢節日、紀念日要我們表演節目。我說過相聲,跳過舞蹈,那時是興趣盎然,不亦樂乎。
春天要春游,秋天有秋游,游回來要寫作文、辦板報。
學校、班里經常舉辦作文比賽、演講比賽、歌詠比賽、書法展覽、美術展覽……
那時基本上是天天有活動,周周有比賽,月月有展覽。既鍛煉了我們的能力,又培養了我們各方面的興趣
我從這些老師們身上不僅學到了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學到了他們教學的精髓----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是教學的第一要務。
去品味人生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