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話題作文示例
[題目設(shè)計]
在我們生活中,另我們感動的事例很多很多。有時是一種聲音,有時是一種色彩,有時是一種狀態(tài),有時是一種場景……生活中你一定經(jīng)歷、體驗過許多令你感動的事情。請以“感動”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可以敘述經(jīng)歷,抒發(fā)感受;可以發(fā)表議論,評述世態(tài),等等。
注意:
1. 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3.題目自擬。4.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dǎo)]
人的情感、情緒總要受到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并才受到偶發(fā)事件的牽動和制約。感動之于人即是如此。明白這一點,我們以“感動”為話題寫作文,就要首先調(diào)動生活積累,回憶起曾經(jīng)讓我們感動的人或事,情或景,并選取其中內(nèi)蘊豐富,值得反復(fù)咀嚼、玩味的材料組織到文章里來。寫這樣的話題作文,當然可以抒情,可以議論,但是組織上述材料作為文章的主體框架卻是抒情、議論的基礎(chǔ)。否則,所抒之情,所議之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但不能起到感染讀者的作用,還會使讀者望而生厭、敬而遠之。這是寫這類話題作文務(wù)必引起注意的地方。
從內(nèi)容上說,既可寫偉人壯舉,也可寫凡人小事,也可寫造化奇觀,鬼斧神工。但有一點,這絕對是令你感動,也能令讀者感動的事情。
說到讓人感動的事,決不是讓你去瞎虛構(gòu),胡編亂造。想起1999年高考“堅韌——我所追求的品格/戰(zhàn)勝脆弱”題,有很多考生寫什么自己的父母死去,寫什么自己遭到車禍等等。以此來說明自己是如如何何的堅韌、堅強。所寫事情令人感動嗎?能夠賺得閱卷老師的一把同情淚水嗎?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寫這類文章,一定要采擷生活中足以令人感動的事,用樸實率真的文字加以表現(xiàn)即可。
自然,上述材料在一篇文章里如何安排、如何使用,完全可以因文而異。以記敘為主,將上述材料寫成文章的主體部分,然后引發(fā)必要的抒情或議論,是一種寫法;依據(jù)行文需要,將上述材料加以梳理,穿插在文章的各個部分,寫成“形散神凝”的散文,也是一種寫法;甚至只有敘事,沒有抒情或議論,將感情融入敘事當中,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讓讀者自己去揣摩,去把玩,也未嘗不可。文無定法,只要文章內(nèi)容能夠圍繞話題,闡發(fā)“感動”的深層內(nèi)涵,表現(xiàn)積極的價值取向,應(yīng)該說,就都合乎題意要求。
永恒的情結(jié)
山西 白赟
雖說雁過無痕,歲月無聲,而白駒過隙的光陰卻在生命的每一個空隙不著痕跡的流。流年的浪花總是滌蕩在渺遠的心際,水波漣漪般徐徐蕩開,風中花瓣樣輕輕墜落。是什么促使我們的憂傷、快樂、悲痛、幸福化作絲絲雨露,趁我們不備時滲入靈魂深處,糾集我們的一切情感體驗,在靜謐的夜里發(fā)起一輪輪的攻擊?我探索,尋覓,這神奇的力量。
深藍色里,夏的繁星,秋的皓月,飄渺、神秘、曠達。夜晚吸引了太多的夢,因而深不可測。想讀懂它的人往往被其感動,墜入其中而不能自拔。仰望天空,古人借星宿占卜吉兇,今人數(shù)流星暗許心愿。物是人非啊!輝煌的,悲壯的,凄凄慘慘戚戚的歷史在混沌的天地間飛速轉(zhuǎn)動,千年,萬年,不過只是彈指一揮間。而這世上還有些絕對運動中的相對靜止吧?
沉默。良久。氤氳的云霧罅隙間,一道口子被拽開,轟地迸射出團團紅暈,浸透了世界。日出是宇宙見最完美的動畫。即使每日黎明,總是在一片迷蒙的天空里出現(xiàn)那一輪生命,我還是愿意隔著層層化學煙霧極目遠眺,以一種近乎崇拜的心情遠眺。無論你有多么沮喪、煩惱,都會被這溫柔的色彩包容,融你的情感、精神、意志、情緒于那血一樣的燦爛之中,你會感到內(nèi)心深處的震撼:你的眼睛竟可以收容這么多的美好,你所在的空間竟如此博大!
這能量的源泉不僅給每日的生活注入新鮮,更引導(dǎo)我們進行感性的認知,理性的思考。它點亮世界,點亮我們的眼睛,正如人類文明點亮歷史。在數(shù)千年的文化積淀中挖掘到的,是大自然提供的感動因素。黃河的浪濤拍打出傳世的儒家文明,亞馬遜的急流沖刷出神奇的瑪雅文化,雖然愚蠢的我們至今探求不到大自然提供的千萬種力量,而文明,畢竟在向前發(fā)展。大自然在適當?shù)臅r候挑一些適當?shù)娜耍瑢⒆约悍獯婢眠h的內(nèi)涵奔瀉出來,讓他在瞬間找到所謂靈感,賦生命以彈性。近代哲學家康德說過:“仰觀星辰,遨游森林,最足以給我冥想的機會。”李白、毛澤東、歌德、貝多芬……他們都曾用心靈和自然默默無言地對話,被自然感動。然后,他們或承載世界,或改造世界。
浩瀚的時空里,我們實在是無足輕重的微生物。而能在這樣一個憑少年英氣和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齡與無數(shù)的前人面對同樣的自然,接受同樣的感動,實在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不管自然是否選我們做那個能接受其寶藏的人,只要拼搏了,感動了,徹悟了,一切,都無憾。
感動,是自然母親賜予我們的神奇力量,是人類對自然永恒的情結(jié)。
[評語]
這篇“神奇”的文章圍繞一個富于哲理的_問題是什么使人類的一切情感體驗升華為一種神奇的力量,作理性的深層思考,探求“感動”的內(nèi)涵和真諦。于是,我們看到了一位能夠思辨、善于思考的年輕人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進的分析說理;于是,我們聽到了一位會取譬,善選例的作者的犀利有力、周密嚴謹?shù)耐评碚撟C。古人云:“文無定法。”于此可見一斑了。
感 動
山西 趙琦
翻書的時候,一片銀杏葉悄然滑落。
我彎腰,拾起,驚覺這是初中畢業(yè)時同桌送給我的,背面上寫著“珍重,朋友!”不記得當時是否有種想哭的沖動,只是現(xiàn)在,枯黃的葉片上早已是滴滴淚痕。想起,這世上還有一種心情叫感動。
很長一段時間,我似乎已經(jīng)忘了感動的滋味,是我心已冷漠,還是我的心被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東西充斥得沒有了空間?
曾有朋友寫給我這樣一句話:“我們之所以會擦肩而過,不是因為無緣,而是我們的生活中少了兩個字——感動。”的確,我們的心因此不再敏感,我們不再用心收藏起身邊的一絲一毫感動,只有當我們錯過它,再回首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真的失去了很多。
總有人抱怨這世上可感動的事情越來越少。可是,只要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感動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讀書累了,父母為我們削個蘋果,是感動;口渴了,朋友幫你打回一杯水,是感動;沮喪時,得到一句寬慰的話,是感動;高興時,有朋友與你一起分享快樂,是感動;平凡的日子,收到一份小小的祝福,哪怕只是一片花瓣,一片樹葉,也是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