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幸福是什么?
葉瀾教授是這樣說的:幸福是一種體驗,是對教育中生存狀態(tài)的一種高級的、愉悅的情感體驗。教師的幸福是一種精神享受。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學理念,是一種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學藝術,是一種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種幸福。教師的幸福寫在學生認真的作業(yè)本上,教師的幸福盛在學生滿意的答卷上,教師的幸福堆在家長充滿謝意的臉上。學生的畢業(yè)證和入學通知書給教師帶來幸福,教師節(jié)學生送來的溫馨賀卡和溢香的鮮花給教師帶來幸福,滿天下的桃李打來的電話是教師的幸福 …....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教師的幸福來源于奉獻,教師的幸福來源于創(chuàng)造。
教師的幸福來源于奉獻。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國芳說過:教育是沒有物質實惠的神圣事業(yè),有物質欲望的人壓根兒就不能成為教育者。教師的工作是清苦的,既無顯赫的地位,也沒有豐厚的物質待遇。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沒有轟轟烈烈、動人心魄的大場面,也沒有舉世皆知的輝煌業(yè)績。教師的勞動沒有嚴格的時空界限,課上課下,白天夜晚,總是默默地向學生傾灑著心血和汗水。可以說,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yè),就意味著選擇了吃苦。教師職業(yè)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良心活”。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教師的含辛茹苦?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做教師的酸甜苦辣?教師是“蠟燭”,教師是“春蠶”,他是人生的基石,他是偉人的梯子。正因為如此,才需要教師具備高尚的職業(yè)道德:不計個人得失,富于犧牲精神。只有對教師職業(yè)有了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具備了高尚的教師職業(yè)道德,才能產(chǎn)生高度的事業(yè)心、責任感,勇于肩負人民的重托,把培養(yǎng)下一代視為己任和天職,在教育崗位上全心全意,精益求精,培養(yǎng)出高素質高質量的人才。
教育事業(yè)是一項永恒性的事業(yè)。不論社會如何變化,教師都應具有“超越”時代的不變的價值,即永恒的價值,甘于奉獻的無私忘我精神。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位教師只有把為別人作出貢獻視為自己的最高享受,他才能成為共產(chǎn)主義信念的真正培養(yǎng)者。一個人為他人而奉獻出自己的精神力量,并由此享受到高尚的、無私的歡樂——這種榜樣是照耀青年一代生活道路的強大光源。是的,教師在物質上也許是清貧的,但在精神上卻是富有的,老師擁有教不完的學生,當他們自覺地將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感情投入教育事業(yè)中并為之奮斗,從中體味學生成長的快樂,享有“桃李滿天下”的幸福。在追求社會價值的過程中找到個人的幸福與快樂,實現(xiàn)人生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