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
這里是太湖。
這里有蘇州絕美風景,這里成為航船行走的重要樞紐。卻也在春的某一天里,發生了這樣令所有人都不愿接受的事實。
“XX年4月4日下午1點左右,在蘇州太湖三山島附近水域,一艘游艇撞上了一艘貨船的繩索,導致游艇上兩人死亡、兩人失蹤,四人受傷。”先是網絡上一則消息的彈出,隨后接踵而來各界媒體的爭相關注,各大電視臺的持續關注,和社會公眾一起,我們等候著一個合理的解釋、一個讓人信服的證據。
午飯時聽著新聞,耳邊卻傳來了這樣的噩耗。想起幾天前就關注到的這則消息,不禁發問——太湖,你怎么了?
我說我熱愛江南水鄉,熱愛古樸而典雅的小城,熱愛自然的風景,熱愛西湖、熱愛太湖。我卻不知道那里原來也存在有這樣或是那樣的安全隱患,幾年來無人問津;我更為害怕危難和死神就這樣無聲無息的到來,一下子奪走了四條鮮活的生命;我還在深思這個人間究竟除了利益之外還有沒有讓我們安心的力量;我和社會一樣,對眼前發生的悲劇只能攤手嘆息。
因為我們早已沒有了當年的熱心。
究竟是駕駛員沒能提醒學生們上船時穿上救生衣,還是參觀太湖的游客根本就對此規章沒有耳聞;究竟是因為駕駛員酗酒駕船導致生命無辜失去,在發現人員失蹤后拒絕再次出行,還是大學生沒能與輔導員老師報備就私自出行……
這一切的一切,我們都無從得知。撲朔迷離般的案情,扣問著人們的良知,究竟我們所看到的的條例,我們所耳聞的安全保障,是空紙文書,還是白紙一張?但我們能確定的是,感謝社會的關注,感謝社會在悲劇發生后才遲遲到來的關注。
這樣,我們就有義務去將它探個水落石出;這樣,我們就有責任為逝去的生命討回一個公道。
但,為什么不選擇在死神到來之前,珍惜好、呵護住,這僅此一次的生命呢?但,為什么不能夠讓工作再認真些,出行再謹慎些,讓生命中少些痛苦和流血呢?我們一遍遍的問自己,一定要慘劇發生,用血的代價才能平復一個傷疤、一個漏洞、一個弊端嗎?沒有人告訴我們答案。太湖的水,淹沒了剛剛盛開的蓓蕾,淹沒了年輕的生命和他們一生的夢想。
下一次,讓安全體系再完善些;下一次,讓安全意識再強大些;下一次,敢于說出社會的弊病,下一次,盡早及時的發現隱患。這個春天的太湖得不償失,這個春天就早早敗了的花終究以不得已而告終。
社會,你怎么了?人心,你怎么了?安全意識,警覺意識,究竟都去了哪里?
我們無從得知。
或許最后得到的也不過終究是一個灰色的、讓人無奈的事實:只知太湖水過深,行人莫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