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300字讀書筆記二年級作文
《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章回小說,小編為大家帶來幾篇《三國演義》讀書筆記供大家閱讀。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們整理的內容,希望你們喜歡。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一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是一部依據歷史資料和民間傳說寫成的很有影響的長篇歷史小說
我之所以喜歡這本書,是因為這本書講述了很多文治武功的大將和軍師——如:有勇無謀的呂布、文武雙全的趙云、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還有很多有名的戰記——如:《三英戰呂布》、《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三顧茅廬》、《關公刮骨療毒》……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溫酒斬華雄》:
曹操招兵買馬,會合袁紹、公孫瓚、孫堅等十七路兵馬,攻打董卓。劉備、關羽和張飛追隨公孫瓚一同前往。董卓大將華雄打敗了十八路兵馬的先鋒孫堅,又在陣前殺了兩員大將,非常得意。十八路諸侯都很驚慌,束手無策,袁紹說:“可惜我的大將顏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華雄了。”話音剛落,關羽高聲叫道:“小將愿意去砍下華雄的腦袋!”袁紹認為關羽不過是個馬弓手,就生氣地說,“我們十八路諸侯大將幾百員,卻要派一個馬弓手出戰,豈不讓華雄笑話。”關羽大聲說:“我如果殺不了華雄,就請砍下我的腦袋。”曹操聽了,十分欣賞。于是,就倒了一杯熱酒,遞給關羽說:“將軍喝了這杯酒,再前去殺敵。”關羽接過酒杯,又放在桌上說:“等我殺了華雄再回來再喝吧!”說完,提著大刀上馬去了。關羽武藝高強,沒一會兒,就砍下了華雄的腦袋。他回到軍營,曹操連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遞給他,此時,杯中的酒還是熱的。
如果你還沒看過《三國演義》,就趕快去看吧。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二
這幾天,我把《三國演義》看完了,這里面主要講的是魏、蜀、吳三個國家打仗的故事,首先就是,桃園三結義,張飛、劉備、關羽三人結拜為兄弟,招兵買馬,經歷了重重困難建立了蜀國,其中就有三顧茅廬來請諸葛亮,后來又收復了趙云、關平、張胞。后來就有了著名的戰役----火燒赤壁,在這場戰役中,曹操差點送命,多虧了關羽的好心眼,不忘當年曹操的不殺之恩,所以曹操才得以回到許昌,在這不久后,諸葛亮有干出了三國史上最令人佩服的事七擒孟獲,最后孟獲感激諸葛亮七不殺之恩,所以投奔了蜀國,之后關羽、張飛、諸葛亮接連去世了,劉備也在白帝城病死了。從此三國滅亡了,晉朝開始了。
讀完這本書,我了解到了中國的歷史故事,豐富了我的業余生活,增加了我的課外知識。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三
今天,我又一次讀完《三國演義》這本書了。這已經是我第二次讀這本書了,無論看多少遍,都有很深的感覺。尤其是諸葛亮,更是令人佩服。他胸中藏戰將,腹內隱雄兵,神機妙算,只可惜他沒有統一中華,復興蜀漢。這是他一生的最大憾事。
有一句話,叫“少不看‘紅樓’,老不看‘三國’”,我卻不贊成。《三國演義》這本書不是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教人老謀深算。有人說,小說著重描寫了蜀漢,而最后,蜀漢卻打出了白旗,這么沒勁的故事情節,有什么藝術可言?我們本想看到的的確沒有看到,但這是一種“撕碎的藝術”,它的悲劇結尾比大團圓的結局更耐人尋味。不是嗎?《三國演義》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能因小失大”。“一失足成千古恨”嘛!書中劉備因東吳殺了自己的二弟關羽和三弟張飛,就一賭氣率領七十五萬蜀軍進攻東吳,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且片甲不留。那一仗,就關系了蜀國的命運。七十五萬大軍,為了一口沒爭到的氣而喪命黃泉。本來,蜀國糧食充足、兵多將廣,武有五虎,文有臥龍鳳雛,但自從那一場仗后,就開始走了下坡路。
做人就應該能屈能伸,劉備就是為了二弟三弟的死而賠上了更多的弟兄。能屈能伸,還得謹慎;否則,你會失去更多!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四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提起這首詞,人們都會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從黃巾之亂的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后,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人物是諸葛亮,他是一個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三國演義》這本書不僅讓我了解了古代文化,而且讓我知道三國中每個人的獨特之處,我喜歡看《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五
《三國演義》是一部經典小說。主人公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寬厚愛民的劉備;有濃眉大眼的張飛;有忠肝義膽的關羽。他們在《三國演義》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使這部小說成為萬古流芳的歷史經典小說。它所產生的《三十六計》、《孫子兵法》至今仁被人們廣泛使用。
小說里的“諸葛亮三氣周瑜”讓我捧腹大笑。周瑜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呀!我不明白諸葛亮為什么有這么聰明的頭腦,或許他天生就有這種天賦,還可能是他長年累月練出來的吧!還有“萬事具備,只欠東風”著句話,也出自于《三國演義》。這部小說蘊藏著人物經典、語言經典,軍事經典。
“三顧茅廬”講述的是劉備等三次前往山上請諸葛亮下山,才把諸葛亮請動。看出劉備有一雙識人才的慧眼。“草船借箭”更是看出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讀經典、品經典,讓我們在經典的海洋里翱翔,把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萬代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