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刺的朋友短文讀書筆記
在閱讀《帶刺的朋友》時,學生十分投入,能理解作者對小刺猬的喜愛之情,朗讀中能讀出情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帶刺的朋友短文讀書筆記,希望大家好!
帶刺的朋友短文讀書筆記篇一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叫《帶刺的朋友》,這本書講了:“有一天,三個好朋友,小兔、小鴨、小猴,它們一起在草地上跳皮筋,過了一會,一只滿身長“箭”的小箭豬來了,小箭豬說,你們好,我因為滿身是刺所以沒朋友,你們能和我玩嗎?小猴說,我們不和你玩,因為你身上有會扎人的刺。
小鴨也說,對呀對呀,我們不和你玩就是嫌你的刺扎到我們,你還是在旁邊看著吧,于是小箭豬就垂頭喪氣的在地上坐著,小兔看了,說,小箭豬,你和我們一起玩吧,它們兩個只是剛在說笑而已,小箭豬問,是真的嗎?小猴和小鴨臉紅著說,嗯,對,你和我們一起玩吧,我剛只是在說笑.于是,小箭豬就和小兔、小猴、小鴨開始了游戲,可剛過一會,一只狐貍盯上了它們。
小猴首先發現了敵情,所以,它叫小箭豬拔下幾根刺,然后就讓小鴨拿著橡皮筋把刺射到狐貍那里,它們照做了,于是,小鴨、小猴、小箭豬、小兔,又一起玩起了游戲.”我覺得,我們要寬容的接納別人,這樣你才可以交到朋友,如果你對別人大喊大叫,那么別人就會認為你是個不可以交朋友的人,所以,寬容的接納別人。
帶刺的朋友短文讀書筆記篇二
秋天,棗樹上掛滿了一顆顆紅棗兒,風兒一吹,輕輕擺動,如同無數顆飄香的瑪瑙晃來晃去,看著就讓人眼饞。
一天晚上,新月斜掛,朦朧的月光透過樹枝,斑斑駁駁地灑在地上。我剛走到后院的棗樹旁邊,忽然看見一個圓乎乎的東西,正緩緩地往樹上爬。
我驚愕地趕忙貼到墻根,注視著它的行動。
那個東西,一定沒有發現我在監視它,仍舊詭秘地爬向老樹,又爬向伸出的枝……
掛滿紅棗兒的枝杈,慢慢彎下來。后來,那個東西停住腳,興許是在用力搖晃吧,棗枝嘩嘩作響,紅棗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我還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樹上那個家伙,“撲”的一聲,徑直掉下來。聽得出來,摔得還挺重呢!很快,它又慢慢活動起來了。看樣子,勁頭比上樹的時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向四周,把散落的紅棗逐個地歸到一起,又“撲嚕”一下,就地打了一個滾兒。你猜怎么著?歸起的那堆棗兒,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立刻,它的身子漲大了一圈。興許是怕被人發現吧,它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墻角的水溝眼兒急火火地跑去了。哎,這不是刺猬嗎?
我暗暗欽佩:聰明的小東西,偷棗兒的本事真高明啊!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好奇心驅使我躡手躡腳地迫到水溝眼兒處,彎腰望望,水溝眼兒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經沒有了蹤影。
帶刺的朋友短文讀書筆記篇三
在閱讀《帶刺的朋友》時,學生十分投入,能理解作者對小刺猬的喜愛之情,朗讀中能讀出情感。作者在本文中很好地運用了環境烘托的寫作方法,特別是課后練習中兩句對比的句子,環境寫得很美,很具體,在交流、討論后,學生豁然開朗,既體會了句子的美感,也知道了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方法的作用。
本單元的知識點之一是概括主要內容,幾篇課文學習以后,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課文學習中,討論哪幾節分別寫了兩件事時,學生中出現了不同意見,部分學生認為“我”想法和“我”與爸爸的對話不屬于事情之中?梢妼W生對文章段落的概念不清,劃分段落的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學生基本能歸納出兩件事的大意。
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爸爸為什么會笑了”等問題,學生的理解比較淺顯,只是“喜歡小動物”。我就以“大自然的奇跡”為主要話題,給孩子們講了人與動物相互依存的關系,講了保護自然的道理,這涉及到生態平衡,他們依然似懂非懂。我想,知識的擴展并非語文教學的全部內容,教學中同樣重要的是讓學生懂得人類的保護弱小,愛護自然,珍惜生命……都是對“善”的追求。
整堂課氣氛輕松活躍,學生興趣濃厚,積極投入,教學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