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筆記《教育,就是留著燈、留著門》
這篇文章是一位叫林少華的作家寫的一段小故事。講的是一位高三的學生在作家給他在網上留下一段留言,看了那段留言后突然就奮發起來,最后成績急速上升,所以他這次專程來感謝作家對他的鼓勵。聽到這里,你一定會問,這是一段怎樣的留言啊,能有這么大的魔力讓一位高中生突生奮發之心。說實在,看到這里的時候,我也很好奇,都想急著看到那段留言。其實那段留言是這么寫的:(作家也是引用北大法學院蘇立教授《走不出的風景——大學里的致辭,以及修辭》那本書中的一段話):“我們會在這里長久守候。即使夜深了,也會給你留著燈、留著門 ——只是,你得是有出息的孩子。而且,我們相信,你是有出息的孩子!你們會是有出息的孩子!”
就是這樣的一段留言,讓一位武漢一所重點高中的學生,他的成績迅速躍居前列。并且他還奔“燈”而來——參加作家所在的學校的自主考試來了,并且一定要表示感謝。
這樣的一段話,你能理解多少,它蘊含什么樣的意義,只有親身面臨過的人才知道他的深刻含義。作者用自己小時候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那時候的一盞燈是母親在家境極度貧寒的情況下,始終堅持要為孩子點著那“一燈如豆”的期望,這是一種最深沉的愛,這是一種最大的鼓勵,正是這種鼓勵,激發著孩子要走出山村出人頭地的強烈欲望;在“文革”剛結束的年代,作者同樣面臨著頹廢的工作環境,那又是一位老教授,他說了一句:在“這個研究生我要定了。”這樣的一句話,把作者心中的希望再次點燃了。他說這是在他四顧蒼茫求告無門的時候,一扇門打開了,一盞燈亮了。因為有人相信他,他是一個有出息的孩子。這樣的期望的結果,使作者真的成為了一個有出息的人。
一種期望,它的背后就是一種深深的愛,記得夏丐尊說過:“沒有愛的教育,猶如沒有水的湖。”換言之,教育就是愛,就是在這里長久守候,并且留著燈、留著門。這是此篇文章的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