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讀書筆記
【第一篇】狼圖騰讀書筆記1500字
《狼圖騰》是我近年來看過的少有的一本好書。作者姜戎是一名插隊內(nèi)蒙古邊境額侖貝爾草原十一年的北京知青。為了這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史詩般的小說,作者從97年至 99年腹稿了二十五年,初稿于997年,三易其稿后定稿于23年。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煌煌五十萬言,讓我們在書中重新認識了草原狼,重新認識了草原,重新認識了我們的歷史,重新認識了我們?nèi)祟愖约骸?/p>
書中幾十個狼的故事有機連貫,一氣呵成。情節(jié)曲折緊張,場面宏大而神奇。有大青馬勇敢鎮(zhèn)定地獨闖狼陣,狼口脫險;有蒙古女人和九歲小孩與狼徒手搏斗,生擒惡狼;有蒙古獵人坐山觀狼群設(shè)伏黃羊,漁翁得利;有石圈里的飛狼之謎,驚人推斷;有狼群與軍馬慘烈的生死決斗,同歸于盡;有白毛風和蚊蟲的天災(zāi)人禍,生死存亡;有狗和草原狼的你死我活,不共戴天;有人與狼的殊死較量,相存相依;有作者千辛萬苦喂大的小狼,狼性不改;以及小狼非凡的命運和悲壯的一生……。最后作者道出了對小狼的懺悔,對蒙古老人的懺悔,對草原的懺悔。震撼了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會輕意感動的靈魂,讓我們在讀過之后會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無盡地思索。
狼在我的記憶中是兇猛殘暴的肉食動物,狼外婆的故事伴隨了我們的幼年時代。我們漢語的詞匯中關(guān)于狼的詞語,全是對狼的抵毀和貶低:狼子野心、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狽不堪、鬼哭狼嚎、狼狽為奸……。看來我們的無知和應(yīng)試教育讓我們對蒙古人崇拜的狼從小就存在著太多的誤解和偏見。
狼是狗的祖先,狗卻與狼勢不兩立。如今狗已成為人類最親密的朋友,但它從此也失去了獨立生存的狼性。俗話說狗改不了吃屎,這就意味著狗永遠也不能與狼同日而語了。草原上的牛羊強壯了蒙古人的體魄,草原上的狼鍛煉了蒙古人的品格。我們的計劃生育造就的這一代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和受挫折教育都很差。他們的時代什么都不缺,他們?nèi)鄙俚闹皇浅钥嗄蛣冢鄙俚氖窍窭且粯拥男愿窈屠且粯拥木瘛鹤咏蚪蛴形兜芈犖抑v小狼的故事,我卻多么希望他能有一點小狼的精神。
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群的中的友愛親情無不震撼著我們的心靈。狼在捕食時表現(xiàn)的確極為兇殘,但狼只有在饑餓時才捕食,只有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會攻擊牲畜和人。這比飽暖思淫欲,物欲橫流貪得無厭的人不知要高尚多少倍了。狼天性怕火、怕光、怕人,唯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
狼的狡黠與智慧,使它具有天生的軍事才能。狼頑強不屈的性格,狼的團隊精神和家族責任感,使它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強大的戰(zhàn)斗力。三十六計中除了美人計外,說不定其余的三十五計都是人跟狼學的。二戰(zhàn)時期納粹德國在大西洋海底的潛艇絞殺戰(zhàn),解放軍出奇制勝的穿插分隔包圍戰(zhàn)術(shù)都是狼群戰(zhàn)術(shù)的一種。中華民族就是缺少一點點的狼性,當年幾個日本鬼子就能掃蕩一個縣城,趕著幾千名老百姓滿山跑。有了狼性的民族才不會有羊性的百姓,有了狼性的民族才會有千千萬萬個,才會有千千萬萬個。
我們理解了狼性,也就會明白為什么成吉思汗的鐵蹄能夠掃蕩千軍萬馬橫跨歐亞大陸,就會明白中國近代屈辱的百年歷史。狼在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中能得以生存,這是每一個有危機感的民族應(yīng)該思考的問題。中華民族在歷經(jīng)磨難,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我們每個人都會被迫發(fā)出狼一樣的嚎叫。中華民族要實現(xiàn)偉大的復(fù)興,在這本書里狼性與人性的碰撞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
狼是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狼群消失了,多米諾骨牌就要倒塌,與狼為敵的草原狗也會從此衰敗。草原上的老鼠成災(zāi),草場會迅速退化,馬也變得懶散起來。草原沙漠化了,風吹草低見牛羊就只能變成一種回憶,而牧民也只能從定居放牧改為圈養(yǎng)牛羊。看那一年比一年兇猛的沙塵暴吧,生態(tài)已開始失去了平衡。生物的多樣性已經(jīng)被打破,打來打去,打盡了“豺狼”最后遭殃的還不是我們?nèi)祟愖约骸?/p>
【第二篇】狼圖騰讀書筆記1500字
國慶假期,閑來無事,便窩在家中看書。書名是《狼圖騰》。這是一本很老的書,書角已有些皺褶,書頁也已泛黃。書的封面上部畫著一匹狼,在幽暗的夜光下對天長嗷,封面的正中畫著一雙黑暗中的狼眼,帶著遠古的性情望向現(xiàn)代。懷著肅穆與莊重的心情,我開始閱讀這本書 。
《狼圖騰》講的是一個叫陳陣的大學生在文化大革命中下放到內(nèi)蒙古大草原當知青和蒙古人民與狼斗智斗勇的故事。書中寫的都是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在以往的書中,狼都是蠢笨"貪婪"殘忍的代名詞,但在這本書中作者卻為我們展現(xiàn)了聰明勇敢堅韌又懂得適可而止的草原狼!
在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動物就是黃羊。黃楊一出生,只要能站穩(wěn)了,就是成年狼也跑不過它。但狼很聰明,它們有方法捉到黃羊。在白天,一匹狼盯上了黃羊,它不會急于動它,相反,狼會與黃羊保持一定的距離耐心的死死的跟著(黃羊也不會急于逃跑,它知道狼跑不過自己,只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就可以安心吃草)。到了夜晚,黃羊就會找一個背風草厚的地方臥下睡覺。即使這樣狼也不急著上前,只是耐心的遠遠盯著,因為黃羊身子雖睡,但它的鼻子耳朵卻仍保持警惕,稍有動靜蹦起就跑,狼根本追不上。等到天亮,黃羊憋了一夜尿,尿泡憋脹,狼瞅準機會,猛沖過去。黃羊受驚猛跑,因尿沒撒出,跑不多遠尿泡顛破,后腿抽筋,狼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抓到它。 狼不僅會個體作戰(zhàn),而且還懂得群體圍攻,從不打無準備之戰(zhàn):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樣樣具備,組織嚴密。狼的耐心不是常人所有的,不到最佳時機,絕不出擊。并且狼還懂得保存實力,麻痹對方,并在其最不易跑動時,突然出擊。值得稱道的是狼在戰(zhàn)斗中的團隊精神,協(xié)同作戰(zhàn),甚至不惜為了團體勝利而犧牲自我,更可貴的是狼知道什么是適可而止,圍攻黃羊群會放母羊和小羊一條生路,不會一昧的殺光,以維持食物的持久性。可是草原狼維持幾百年的平衡被打破了。文化大革命時,大批的盲流涌進草原,大量的殺狼捕狼:放毒下套掏窩無所不用其極,將草原狼趕盡殺絕。而且過度的放牧和開荒耕田使草原嚴重沙漠化,再加上沒有狼群,獺子老鼠鬧翻了天,在草原上到處打洞啃食青草昔日美麗的草原已不復(fù)存在。
讀完這本書后,我不禁掩卷沉思,在人們的印象中,狼總是奸詐貪婪殘忍的,攻擊牲畜動物,傷害人類。但殊不知狼只有在被逼急了,迫不得已時才傷害人類,而且往往這些原因都是人類自己造成的。狼所攻擊的動物中,大部分被吃掉的都是老弱病殘,這樣不僅可以使這些動物不至于繁殖過多,又可以保持物種的優(yōu)良性,并且狼愛吃動物的死尸,可以防止瘟疫的傳播。但由于人類的過分干涉,對狼的大肆捕殺,使生物鏈失去平衡,如英國的一個小鎮(zhèn),人們因為痛恨狼傷害鹿群,便捕殺光了全森林的狼,但沒想到鹿群因為沒有了狼這個天敵,便瘋狂的繁殖起來,短短幾年內(nèi)便毀掉了整個森林,二鹿群也因植物的缺少和瘟疫的傳播險些滅絕。當?shù)厝擞植坏貌换ㄖ亟鹳I狼回來,維持生態(tài)平衡。 人類總是自詡為萬物之主,試圖去改變大自然的規(guī)律,但正是因為人類的自作聰明,導(dǎo)致了許多物種的滅亡。曾經(jīng)是人類五倍之多的旅鴿,在短短幾年內(nèi)就被人類消滅殆盡,現(xiàn)在人們只能在博物館內(nèi)看見旅鴿的標本。這樣的“奇跡”還有很多:渡渡鳥指猴袋狼難道非要到我們的下一代只能在動物園甚至是博物館才能看到曾經(jīng)的物種時,人類才肯幡然悔悟嗎!那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