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集》讀書筆記
1、我是個浪跡天涯的人,但是深切地知道,即使穿著涼鞋的腳踏在土耳其的石板路上,別人問“客從哪里來”時,我只有一個答案:不是湖南,不是紐約,不是慕尼黑。家,可以暫時揮別,可以離棄,可以忘懷,但家,永遠還是那么一個。四十年后的中國臺灣,有想走而走不掉的人,有可以走而不走的人,也有一心一意在這今生今世的人。不管哪一種,只要他把這里當“家”,——心甘情愿的也罷,迫不得已也罷——只要他把這里當家,這個地方就會受到關愛、耕耘、培養。
2、愛國要以愛人民——也就是你和我和街頭賣蚵仔煎的老頭——為出發點,政府為人民所雇用,做得好則留,做不好則解聘換人,根本無所謂愛不愛。
3、有一天搭計程車,跳過馬路上一個大坑,受驚之余,這個嚼檳榔的司機往窗外狠狠吐了一口痰,罵了一句:“操國x黨!”
這個司機完全錯了!他可以“操”養工出,可以“操”市政府,但路上一個坑,與國x黨這個政黨何干?他的咒罵完全不公平?墒,或許有一個可能的解釋:他罵黨,因為他不知道政府哪一個部門負責哪一樁事,路上有坑的時候,他不知道該找誰負責;換句話說,當他要爭權利的時候(譬如行路無坑的權利),他并不知道有什么管道可循。
我們要的是敢于面對現實、接受挑戰,勇于負責的政府,但是要促成這樣的政府,我們更需要有批判能力、有主動精神、有理性的人民。歸根究底,實在是一句老生常談:幾流的人民就配幾流的政府。
4、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怕暴露自己的缺點,更不忌諱承認啟己的丑陋。試圖遮掩粉飾才真是沒有信心的表現。
5、在這個時代,我慢慢的發現,靜下來認真的讀一本書是有多么的困難。電子產品似乎已經取代了一切,成為了我們唯一的消遣。它們可以輕松的的讓我們得到我們想要的一切資料,可是我慢慢的發現,找到的太多,感興趣的太多,頓時我慌了手腳,之后便只剩下發呆。也許,不要求得到的太多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
6、這一代應該對上一代充滿感恩之情。這垂垂老去的所謂上一代,曾經在兵荒馬亂之中緊緊摟著懷抱里熟睡的嬰兒,曾經餓著肚子帶孩子去付醫藥費,曾經推著腳踏車沿路喊“機器饅頭”,讓孩子繳學費,后來又曾經把薄薄一疊退休金換取兒女留學的機票。這個上一代,把自己躺下來鋪成磚塊讓我們這一代昂首闊步地踩過去,“衣食溫暖的安定”是上一代咬緊牙根拼了命才達到的終點,對這一代,那卻實個稀松平常的起點,感恩,當然應該。
可是,這一代的“大聲嚷嚷”并不是“身在福中不知!薄K呀浻辛艘率硿嘏母,現在大聲嚷嚷,追求的是另一種福,更高層次的福:民主、自由、人權......。衣食溫暖的安定只是基本的出發點,這一代當然不能以此滿足;上一代如果認為這一代吃飽了、打個嗝,就該在安定中睡個午覺,那就太天真了。食物夠吃了,開始追求烹飪的精致;衣服夠穿了,開始求設計的美好;社會安定了,開始要求有所作為。物質豐富與環境的安定都只是社會要進步的基礎條件而已。上一代奠定了這么一個基礎,這一代或許就能建立一個開放自由、公理伸張的社會,作為下一代的基礎;而“身在福中不知!钡南乱淮^續“大聲嚷嚷”,或許我們就有了真正偉大的思想家、藝術家、政治家
7、《精神崩潰的老鼠》:一個人,也只不過是只有可能精神崩潰的老鼠。人生的每個階段里都有看似不可解的難題時時強迫他作抉擇:考試失敗了,愛人變心了,婚姻破裂了,工作失去了。每一個難題都需要一個解決的辦法。究竟乳酪在左邊還是右邊?不管在左在右,當一個人不再能以“新”的方式來應付“新”的情況,當他不計后果的,根本拒絕改變自己的時候,他就是一只弄“擰”了的老鼠;精神的階梯只是自然的結局。
8、你是誰?憑什么你就做“沉默的大眾”,等著少數人努力了,甚至犧牲了,你再去享受他們的成果?你在買著消費者團體認可的食品,當初這些人投告無路的時候,你是在一旁觀望?嘲笑?還是漠不關心?
9、人生匆促得可怕 ,忙著去改個社會,我就失去了享受生活的時間。大部分的時候,我寧可和孤獨的梭羅一樣,去看云、看山、看田里的水牛與鷺鷥。不過,我們不做大人物,總可以做個有一點用的小人物吧?一個渺小的個人,如你,如我,還是可以發光發熱。過程會很困難,沒錯;有些人會被犧牲,沒錯?墒,在你沒有親身試過之前,你不能說“不可能”!在你沒有努力奮斗過以前,你也不能談“無力感”。
10、所謂'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打破砂鍋'指的都是同一原則:對真相、真理的全心全意地追求;學問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