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里》學生讀書筆記
《海底兩萬里》是以博物學家阿龍納斯意外搭乘了大潛水艇環游海洋為主線的冒險故事。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海底兩萬里》讀書筆記1000字,歡迎閱讀,希望對你能夠提供幫助。更多資訊盡在讀書筆記欄目!
《海底兩萬里》讀書筆記1000字(1)
童年的時候曾經翻了翻這本書,那時總覺得這本書理論性太強,讀起來有些晦澀難懂。初三以后,學了物理、化學、生物,突然覺得這本書還是挺有意思的。雖然這是一部科幻小說,但書中提到的鸚鵡螺號上的有些科學技術領先于當時的社會科技發展,某些技術至今仍然尚未解決。
全書中除了描寫阿龍納斯先生及其助手康塞爾對海底生物的分類、研究,尼德。蘭狩獵生活以及時刻醞釀的逃離計劃外,最具有神奇色彩的便是鸚鵡螺號的主人尼摩船長。他究竟是什么人?無限的富有,自稱能還清法國上百億的國債。他還是一個科學的天才,依靠大海解決了吃、穿、用、住。可他為什么要隱遁于海洋深處?這是一個迷。但我更看中他頭腦深處的科技含量。
他利用鈉電池來維持鸚鵡螺號的正常運作。依靠海底煤礦從海水中提取鈉,與汞混合,生產出其電動力是鋅電池兩倍的鈉電池;他還利用特制的潛水服深入海底森林探險,找尋消失的陸地。其科學價值含量不可估計。倘若他并未隱遁于海洋深處,而是在實驗室里,在大陸上指導工業生產,提高生產力,人類的文明恐怕要提前一大步,他也必將青史留名。但是他并沒有這樣做,他仇恨人類文明,他寧愿孤身一人在深邃的海洋中巡游。可能他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他不愿奉獻自己的才華。但是我不得不說,他沒有認清科學的真正用途,他需要對科學的正確認知。
當魯爾煤田正散發著濃烈煙霧的時候,尼摩船長邊悄無聲息的開采了海底煤田;當本生燈正時明時暗地在千家萬戶中微微發光時,鸚鵡螺號上由鈉電池供給的燈正照得整個大廳如一片金色的天地,驅動著鸚鵡螺號勇往直前。這兩項技術領先全世界。倘若用在人類社會造福無數。黑夜將不再是手術的難題,電燈將不再是富人的專利,陸地上的資源亦不至于如此緊張。這就需要一個人對科學利用的態度。
科學的錯用比比皆是。原子能的大發展促進了核電站的誕生,核能作為新能源的使用,緩解了資源的短缺,單同樣原子能的發展催生了另一樣足以毀滅世界的利器—原子彈。廣島、長崎城市上空的原子彈消散的是多少平民百姓的生命,這筆債難道不應該由日本軍國主義來負嗎?說到二戰,整個世界都顛倒了。科學技術不再是為民牟福利的幫手,而是摧毀無數家庭,奪取無數生命的利器。德國納粹的集中營,“科學實驗的福地”,種族歧視下,科學家成了罪惡的幫兇。毒氣室里多少無辜猶太人的叫喊,置若罔聞;戰場之上飛機呼嘯地轟炸,虎、豹式坦克猶如巨獸吞并無數生靈。整個二戰科學技術都被顛覆了,這不僅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災難,更是科學發展史的一次浩劫。
二戰過后,我認為科學依舊沒有擺脫畸形發展的魔咒,兩極格局,美蘇爭霸,為了軍備競賽,軍事工業、重工業地大發展,消耗了大量得人力、物力財力!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最終竟然導致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解體。科學的發展用好則能提高生產力的發展,一旦畸形發展,所造成的后果極其嚴重。因此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異常重要。最主要的既是人類對科學地正確認知。
幸運的是,20世紀80年代之后,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步入了正軌。這得益于人類對科技發展的正確認知。觀念的改善,伴隨著福利國家的建設,生產力開始了飛速發展.高新科技的發展,電腦的普及,信息畫網絡的誕生,人民群眾的生活越過越好.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后,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口號,大力發展生產力,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也在90年代末步入總體小康,這不得不說是科技發展的功勞.
總而言之,一切還是要依靠人腦中的那根弦,對科技發展有一個正確深刻的認知.我不希望看到尼摩船長指揮鸚鵡螺號撞上艦船的慘劇再次上演,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人們在信息豁的世界里暢所欲游.這是一個和平,安寧,又高速發展的世界!
《海底兩萬里》讀書筆記1000字(2)
浩瀚的海底世界如同一個巨大的魔盒,充滿了許許多多未知的神秘。它簡直就如“地球上的太空”!深海的世界豐富多彩,那里生活著無數令人驚奇的神秘生物。19世紀法國偉大的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以其獨特的想象、生動的文筆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奇特的海底世界,激發了作為青少年的我們熱愛科學、向往探險的熱情。
《海底兩萬里》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自然科學家阿龍納斯和仆人康塞爾、漁叉手尼德蘭在追捕海洋怪物時,意外登上了潛水艇“鸚鵡螺號”,自此開始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旅行。“鸚鵡螺號”的主人尼摩船長是個性格獨異、博學高雅的人。在短短不到10個月中,他們暢游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紅海、地中海、南極海、北冰洋,航程約兩萬里,大約為今天繞地球兩圈的8萬公里。在周游的過程中,他們親眼見證奇妙、令人嘆為觀止的海底景象,發現了海底煤礦和沉船寶藏,與鯊魚、章魚展開較量,擊退土著人的圍攻等等。最終,憑著堅韌的意志與過人的智慧,阿龍納斯教授與同伴返回了陸地。一系列的經歷,在給我們帶來崇高的審美享受的同時,也帶給我們科學性的知識。
未知使人好奇,好奇又能激發我們探索的興趣,而探索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動力。書中自然科學家阿龍納斯懷著對海底世界的好奇,乘坐“鸚鵡螺號”展開了海底旅行。“鸚鵡螺號”是一艘潛水艇。值得一提的是,凡爾納在寫這本書時,那個時代并沒有潛水艇。書中上部向我們描述了一片奇妙罕見的海底森林,那里有著燦爛的美景和形形色色的植蟲動物,讓人不禁有探索海底的愿望。同時書中人物在海底漫步所帶裝備盧格羅爾呼吸器及蘭可夫探照燈,在今天都成為顯示,這些無一不向我們展示了科學技術的偉大。書中下部向我們介紹了紅海其命名的由來。這是由于海中有一種微生物三棱藻,會分泌出一種朱紅的黏性物質,使海水呈紅色,更進一步豐富了我們的海洋知識,認識到科學世界的奧妙,
這部小說將文學性與科學性進行有機融合。這部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海洋知識,覆蓋多個領域,仿佛領我們進入一個奇特的科學世界。數學、化學、物理學、地質學都有涉及。尤其是海洋生物學,作者的描述更為詳細,如數家珍,讓我們欣賞到不一樣的海底奇幻世界。如今,我國研制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最大深潛度達到7062米,在深海中,與獨特的海底風光奇遇。“蛟龍號”的成功深潛標志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的蓬勃趨勢,它為我國的海洋研究做出巨大貢獻,具有深遠意義。我們要熱愛科學,認識到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使它得到合理的應用,造福人類。
新的學年,新的旅途,繼續保持我們對未知的好奇心。我們一起出發,一起探索新的科學世界。
《海底兩萬里》讀書筆記1000字(3)
凡爾納在作品是我所十分喜愛的。之前看過他寫的《神秘島》,給我的感覺十分震撼。他描寫的場景和人物的生活真可以用“栩栩如生”來形容,誰能想到這是純粹的科幻小說呢?《海底兩萬里》是他的三部曲第二部,風格和我兒時看的《神秘島》非常相象。這本科幻小說講述的故事真可謂是大膽至極。凡爾納以第一人稱寫了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和仆人康賽爾、加拿大人尼德·蘭誤進“鸚鵡螺”號后的種種經歷。盡管凡爾納沒有下過海,但是在他的文章里絲毫看不見虛偽的痕跡,反而真實又驚險的冒險會讓人喘不過氣來。
凡爾納是個聰明的人,也許有人說他是賣弄知識,可他的確是很富有智慧地將許多科學知識結合到了文中,細細看來竟然涉及了許多領域。比如生物學、氣象學、物理學、化學等等。由此可見,他能把海底世界寫得如此生動和美麗也是不足為奇的了。
我很喜歡和佩服《海底兩萬里》的原因是它有眾多的知音。現在的中小學生都很前衛,不太喜歡看傳統的名著,也包括我,對于語文新課標推薦的小說、古文我不僅都不喜歡,而且是有點厭惡情緒的。這些所謂的名家之筆在我看來是無聊之至,有很多語句是前后不通,大有賣弄文采之嫌。可是《海底兩萬里》不一樣,它雖然是語文新課標的推薦書目,又是一部本身非常棒的作品。它的風格可以跟當代風靡全球的《冒險小虎隊》、《雞皮疙瘩》書系想媲美。一本寫于八十年代的外國作品等在當代仍然有那么多的知音,這的確是非常了不起的。
撇開別的不談,就來說說內容情節吧!開頭小說就讓我走進了它所描述的世界,什么飛逝的巨礁啊、巨大的怪物啊,都讓我看了刺激不已。法國人阿龍納斯、康塞爾及捕鯨手尼德·蘭進入神秘的“鸚鵡螺”號之后,和尼摩船長一起在海底作類似的環球旅行。海底的世界非常美妙,我記得“海底森林”那一章,雖然沒有真正的樹木,但是海里柔軟的珊瑚礁讓我極為享受,閉上眼睛似乎也能看見那飄動的海底生物。而文章也不失驚險,其中在南極被困冰下的缺氧經歷寫得最為精彩。幾個人在海底無法呼吸到新鮮的氧氣,對缺氧癥狀的描寫讓我都不禁感到難受,開始大口大口地呼吸氧氣,也讓我由衷感嘆:人能活著,真好!
雖然文章的結尾讓我有些恍惚,但我是真地沉浸在這部優秀的作品中了。其實我覺得文章中的人沒有明顯的好壞之分,包括尼摩船長。尼摩船長可以說是一個傳奇人物,他自己隱瞞了全世界造成了性能非凡的“鸚鵡螺”號,并和著那么多忠心耿耿的水手們在海底探險,這并非是常人能夠完成的。也許他的思想有些扭曲,他的做法有些偏激,他的行為是在逃避。但是他仍然是位勇士,是位尊重大自然的勇士。他的消失也是凄美的,讓我看后感覺鼻子也是酸酸的。
無論如何,這次在書中的勇敢者的探險讓我深深熱愛上了浩瀚的海洋,讓我更加明白了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海底兩萬里》讀書筆記1000字(4)
誰是尼摩船長——讀《海底兩萬里》后有感《海底兩萬里》的確是一部世界名著,盡管它的科幻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而有所降低,但就其冒險情節并不遜于《魯濱遜漂流記》。它堪稱是一部時代名著。
《海底兩萬里》是以博物學家阿龍納斯意外搭乘了大潛水艇環游海洋為主線的冒險故事。但這部書最吸引我的地方是面生異象、性情古怪的尼摩(意為:沒有人)船長。要想了解這個人,就必先了解他的那個時代。
19世紀60年代,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發展的時代,電的發現和研究為電力代替蒸汽作為動力提供了可能。生產力迅速發展,商品傾銷的需要加速了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也此起彼伏。殖民地國家之間也是矛盾重重。在這種情況下,就不難理解尼摩船長存在的意義了。
尼摩船長,不可否認,是個天才。他自行設計并建造了一艘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以電為驅動力的大潛水艇,并能瞞過殖民大國一段時間,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他對古今的文學、藝術、科學等都有一定的欣賞和研究,對海洋的研究更是首屈一指。他能夠利用海洋的財富,如有可能,他將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對殖民地人民的抗爭持同情和支持的態度,并在暗中提供援助。他似乎遭受過某些殖民大國的打擊而失去了一切能溫暖他的心的愛。心灰意冷,躲進了大潛水艇中,基本與世隔絕。他一旦遇到對打擊過他的殖民大國的戰船,就進行無情的摧毀。他的外表難以體現他內心的滄桑,深海的安靜體現不出海面的風暴。這就是尼摩船長,一個擁有著偉大精神力量的幽靈,盡管他還活著。
按今天的看法,尼摩船長是恐怖主義或塔利版分子的一類人嗎?也許是,也許不是。說他是,是因為他無情地摧毀和他敵對的殖民國家的戰艦。作者借阿龍納斯之口表達了他對無情的殺戮的厭惡。在以暴易暴上,尼摩船長和恐怖主義并沒有什么兩樣;說他不是,那是因為他不濫殺無辜,并且幫助殖民地人民,就這一點而言,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他是值得贊揚的。
這種人物的存在是有他的歷史背景的。在當時那個完全看不到公平公正的希望的國際環境的歷史背景下,尼摩船長的存在表達了人們對霸權殖民主義的反抗,是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意義的。但在今天,這種做法卻有些過激,甚至應該反對它,因為我們擁有了一些對大國的制衡能力(盡管這些能力是有限的),可通過一些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不過,令人啟發的是,如果世界上的頂尖科技被對社會懷有恨意的人掌握,我們的世界將變成什么樣子,將未可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每個人都是尼摩船長,如果我們喪失了一切溫暖著我們的內心,值得我們愛的東西,我們的心終會變得像尼摩船長那樣堅硬。
要記住,這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金錢、權力、欲望,而是那些溫暖著你內心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