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作文:華夏贊-憶端午
那年端午,我和奶奶來到杭州的親戚家,屋外正下著點點黃梅雨,真可謂是“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屋內(nèi)那蓋不住清香的鍋蓋識趣的露出了縫,那沁香便溢滿整個空間,掀開鍋蓋,熱氣升騰,那味道變撲鼻而來,撈出一個,輕輕剝開它那嫩綠的外衣,慢慢品味著如玉般散發(fā)清香的糯米,那香氣回旋著,升騰著,充溢著我整個身心,它讓我想起那個古老而悲壯的故事,一代又一代的百姓,把棕子包了兩千年,把故事講了兩千年,只為讓一代又一代的人們記住,記住兩千年前的那個五月,那段歷史,記住兩千年前的那位愛國憂民的詩人—屈原。
汨羅吞噬了屈原,卻無法埋沒用他血淚所凝成的生命挽歌——《離騷》,屈原是一個政治上遭人誹謗排擠的人,滿腹才華無處施展,一身正氣凜然
,卻不能頂天立地,面對坎坷的一身,就像這滔滔不絕的汨羅江水一般,不是在堅硬鋒利的礁石上被劈成碎片,就是在彎曲的河道下唯諾屈從,永遠直不起腰板。但是,你能冷眼看穿奸佞小人,熱腸掛肚黎民百姓,正因此,你被人民所贊頌,你被歷史所銘記,這正是我應該學習的,范仲淹曾經(jīng)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不也是您所追求的境界嗎?您潔身自好的品質(zhì)感染著我,您的那句:'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 讓我終身銘記。
在《史記》中尋找您的足跡,縱觀一行行的文字,猶如一個個的錘敲在我的心中。啊!屈原,你讓我平靜的心熱血沸騰,你讓我重新拾起了一把愛國的情懷,你讓我找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不管前途怎樣,一顆華夏赤子的心激勵我不斷努力,不斷奮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合上《史記》,我的心無法平靜,但是我不會忘記和您的約定,眼前溫暖的粽子已經(jīng)涼了許多,這時朋友對我說:“等會就要開始賽龍舟了,快來看吧!
我和朋友緩步走到西湖邊,湖邊已經(jīng)圍滿了黑壓壓的人群,朋友告訴我: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百姓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此時的湖面上已浮著四只美麗的龍舟,船身狹長,船舷上繪著朱紅的線條,宛如一條急于騰飛的巨龍,隨著鑼鼓鳴響,四條龍舟就如離弦之箭一般向前射出,那青年槳手們奮力劃槳,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一起一伏,龍舟上擊鼓的壯士,雙槌齊下,恨不得使出全身的力氣,賽到緊張?zhí),兩條龍船齊頭并進,不分上下,鼓聲也愈加激烈,那堅定而又有力的號子淌進我的心扉,那雄渾而激昂的鼓聲深深震懾了我的心,這是人們不舍詩人的死去,這是世人對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政治家給予的深切哀悼,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
離開了那喊聲震天的西湖,我獨自走著,淅瀝的梅花雨靜靜下著,而我的思緒已漸漸飄忽而遠,落魄的詩魂,綿延了千古的足跡;悠悠的歲月,見證了詩魂的永生。
端午,你寄托著天下蒼生的心愿,我要贊美你——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