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端午節(jié)作文400字三篇
篇一:
大家猜猜我今天介紹什么節(jié)日呀?六一節(jié)?教師節(jié)?國慶節(jié)?都不是。是端午節(jié)。
如果端午節(jié)到鄉(xiāng)下去,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每家每戶的門前會有:龍船花、石榴花、菖蒲、艾葉、蒜頭這五樣植物。鄉(xiāng)下的人說,菖蒲掛在門前,可以辟邪。艾葉像一面小旗,可以招屈原之魂。對了,忘告訴你,這就是“五端”。
端午節(jié)吃粽子,劃龍舟也是有來歷的。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國家被滅(楚國),五月初五那天,抱著一塊光滑的大圓石投進了汨羅江里,汨羅江附近的漁民得知后,便都劃著船,打撈屈原的肉身,但一直追到了洞庭湖,也沒撈到,便紛紛把飯團丟進湖里,說是希望魚、蝦、蟹、龜?shù)人宀辉俪郧娜馍恚@就是吃粽子、劃龍舟的來歷了。端午節(jié)每到時,大部分地區(qū)的人們還會劃龍舟紀念屈原呢!
端午節(jié)自然少不了吃。“五黃”這就是一大特色,有黃魚、黃瓜、或鴨蛋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對了,南方端午節(ji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頭上畫個“王”字。
哎呀,說了一大堆,還沒告訴你兒歌呢: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對了端午節(jié)還叫午日節(jié)、重五節(jié)、五月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詩人節(jié)……還有許多習俗呢!沒時間了,哎,再見!
篇二: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在飯廳快快樂樂的吃著粽子,我突然問爸爸:“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呢?”爸爸說他也不知道,其他人也紛紛表示不知道。于是,我只好自己去翻書查找。
相傳在古代,楚國謀士—屈原深受楚懷王的重用。那些卑鄙小人就經(jīng)常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懷王漸漸不用他了,屈原見自己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xiàn),悲憤不已。有一回強大的秦國派人找楚懷王議和,屈原看出這是秦王的陰謀,便去勸阻楚懷王,沒想到楚懷王不但不聽他的,還將他驅逐出都城。結果楚懷王一到秦國就被關機牢房里,三年后因憂郁成疾死在了秦國。楚懷王死后,楚襄王即位后,整天吃了玩,不理朝政,楚國一天一天衰弱下去。屈原多次勸說楚襄王,反而被流放到了遙遠的汨羅江邊。后來親王占領了楚國的都城,屈原知道了這個消息后悲痛萬分,因不愿做亡國奴而于農歷五月初五這天跳進了滾滾的汨羅江里,后來百姓們?yōu)榱吮H氖w而往江里面投放粽子和雞蛋,希望江里的魚不要吃屈原,還把船裝扮成龍的樣子在江面上劃來劃去以便驅趕水怪。從此為了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就把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jié)。
喔,原來端午節(jié)是這樣來的。
篇三:
端午節(jié)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xiāng)——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jié),當?shù)氐睦先藗兙蜁谧约业拿恳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捆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jié)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捆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把那一捆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