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端午節小學作文400字
篇一:
端午節,大家肯定都很熟悉,有吃五黃的習俗,包粽子;有的地方賽龍舟。在我的家鄉那里只有包粽子慶祝節日。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家鄉過節日。一到家,就看見奶奶忙得不可開交。她有是淘米糯米,有洗粽葉,看見我們來了,放下手中的活,高興的說:“我正想叫人包粽子呢,既然你們來了,就幫忙包吧!”我們隨著奶奶走進廚房,我心想:我只吃過粽子,從沒,我也去包一下吧!
想完,我快速地洗好了手來包粽子。看似簡單的粽子,包起來可不容易,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先把兩片粽葉一卷,提些豆,米往卷筒里一倒,再加上好吃的醬肉,加了些糯米,這回糯米不能加得太多,不然就會脹出來,雖然勉強包住了,但是爆出的粽子很不像樣,不是開口子,就是少棱角。“壞粽子,不聽話,我一定要包好你!”我的一句玩笑話,逗笑了奶奶。到了中午的時候,桌子上的粽子已經堆滿了,粽子包好了,奶奶把一個個粽子請進鍋里用水煮熟。鍋里的水發出“吱吱”的聲音,像小雞在唱歌一樣,好像為我們慶祝端午節。
過了一個半小時,香噴噴的粽子出爐了,打開碧綠的粽葉,吃了一口糯米,那么軟,還帶著醬肉的香味,叫人吃了越愛吃。端午節,好吃的粽子,我很喜歡你們!
篇二: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端午節、春節、元宵節和清明節等,可我最喜歡過的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從兩千多年前就開始的。當時因為我國著名愛國詩人屈原投河自縊,人們就紛紛坐船去打撈他的尸體,并且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尸體,還把棕子扔進河里,從此,賽龍舟和吃粽子就成了端午節的傳統習俗。
今年端午節,我和媽媽一大早就去姥姥家包粽子了。小姨和媽媽他們包了許多口味的粽子:有豆沙的,有肉的,還有棗子的。包完粽子,姥爺就給我們煮了一鍋。吃完香噴噴的粽子,媽媽又帶我們去看賽龍舟比賽。我們到的時候,比賽剛剛開始,只聽“當”的一聲,數不清的龍舟爭先恐后地向前劃去,壯觀極了。我和表弟興奮地一起大喊著“加油!加油!”
回家的途中,媽媽教我們一首明代邊貢寫的有關端午節的古詩《午日觀競渡》:“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當媽媽給我們解釋完這首詩的含義時,我覺得端午節更有意義了。
我愛端午節,更愛我們偉大祖國的所有傳統文化,它們都是我們中國的無價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