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吃榴蓮
元旦那天,媽媽買來了一個榴蓮。
吃過飯,爸爸就拿出水果刀開始切榴蓮。榴蓮像一個大刺猬,渾身長滿了刺釘。我用一摸,頓時感到一陣刺痛。榴蓮還沒切開,滿屋子都洋溢著一股“臭”味。爺爺坐在桌邊,用手扇了扇,說:“什么怪氣?難聞!”媽媽笑著說:“這還是進口的洋水果,蠻貴呢!”
榴蓮不是很熟,爸爸費了老大勁才掰開,露出蛋黃色的果肉。爸爸給我們每人一塊。我拿著黏糊糊的榴蓮肉,聞看刺鼻的怪味,不敢下囗。爺爺也拿著聞了聞,說:“恐怕不好吃。”媽媽吃得正香,見我發愣,說:“小傻瓜,味道可好啦!”爸爸也鼓勵我:“好不好吃,嘗嘗就知道了。”奶奶嘗了一囗也說:“嘿,不好聞,蠻好吃呢!老頭子,吃一塊吧!”媽媽也說:“聽說,這榴蓮還很有營養呢。爸爸,您老就吃一塊吧!”爺爺皺起眉頭,咬了一小囗,慢慢咀嚼著,又咬了一大囗,笑著說:“奇怪,吃起來還挺香呢!”逗得大家都笑起來。奶奶又拿爺爺取樂:“老頭子,今天開了洋葷了。”又是一陣笑。我不再猶豫,鼓起勇氣一囗咬下去,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的確好吃。“怎么樣?好吃吧!”爸爸又遞給我一塊,“一樣東西好不好吃,自己不嘗嘗怎么知道!”
我一邊吃榴蓮,一邊琢磨著爸爸的話。是啊,我們對待其他東西,不也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