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叫賣
2元2角5分錢!它是我生活中第一次用自己的勞動換來的錢,望著它,就像我第一次手捧“全國中小學生作文競賽一等獎”的獎狀站在主席臺上那樣自豪。事情是這樣的,有一次,我在《北京晚報》上看到篇文章:一個在北京的英國外交官的兒子,12歲,從每個星期的課余時間里抽出兩天為別人擦汽車,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我想,我也該試試。
于是,我和丹凌商量好寒假去賣《貴陽晚報》。頭一次做買賣,當然要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洗臉,多抹點“寶寶霜”,歪辮子上扎一個蝴蝶結,豆綠色的毛衣外面套上鮮紅的滑雪背心,雪白的網球鞋往腳上一蹬,臂上戴著“兩道杠”,胸前戴上“三好生”徽章,再扛上寫有“實驗小學勤工儉學售報小組”的木牌子,嗬,真神氣!
下午兩點半,我和丹凌來到“師大”旁邊的發報點,那里早已有許多報販在等候。看得出,他們一個個都是老手了。忽然,一陣“嘟嘟”聲,送報的小三輪鳴著喇叭疾駛而來。只聽一聲呼哨,立刻,小販們像潮水般涌向三輪車,爭先恐后地搶著報紙。這景象頓時把我們嚇得躲到一棵大樹背后不敢吱聲了。謝天謝地,幸虧一個好心的阿姨為我們搶到了一百份報紙,我們才舒了口氣。
冬日的太陽暖洋洋地曬著。丹凌走在前面舉著木牌子,挎著零錢包,我跟在后面抱著報紙,這第一聲誰叫賣呢,我們互相推諉著。好一陣,只好決定來劃“剪刀帕子”。別看丹凌是班長,腦瓜靈,劃玩意兒她可沒我在行。“七七七”,不用說,我贏了。她只得漲紅了臉,用普通話喊道:“晚報,晚報,今天的《貴陽晚報》!”可是,天哪!那聲音恐怕除了我再沒有第二個人能聽見了。丹凌喊完立刻拍著手對我說:“這下可輪到你了!”輪到我就輪到我,怕什么?但一顆心卻“怦怦”直跳,我嘴張了好幾次,怎的,竟發不出一點兒聲音!我真惱自己,丹凌又一個勁地催我,不容我再猶豫,我把腳一跺,使出全身的力氣,喊起來:“晚報,晚報,今天的《貴陽晚報》,請看《作家們在想什么》,請看《貴陽十佳運動員評選揭曉》。”喊完以后,我的臉上火辣辣的,拿出手絹擦了一把汗,這第一聲總算喊出來了!
過路的人都把贊許的眼光投了過來。這會兒,我再沒有什么顧慮了,只感到了一陣陣歡喜。那些難為情,那些害怕,已隨著這第一聲叫賣消失在天際了。
一聲聲的叫賣,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買報人,人們夸獎我們,鼓勵我們,給他們身邊的孩子說著什么,送給我們一個個甜甜的微笑。我的雙眼模糊了,濕潤潤的。
報很快賣完了,回家路上,我才發現今天的天格外的藍,云格外的白,陽光格外的明媚!我一路蹦著跳著,真想對這藍天白云大聲高呼:“誰說我們是小皇帝?我們能自己掙錢了,我們能自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