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我能行
今年,全亞洲流傳著這樣一句口號:“提倡低碳生活,支持綠色亞運”。是的,綠色,是今年最耀眼的色彩;簡約,是今年最流行的風格;低碳,是今年最熱門的話題。
2019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的哥本哈根召開,也讓我們人類深深反省:地球怎么會變了?我們應該怎么辦?怎么辦?怎么辦!
對了!就是低碳生活。那么,對于我們小學生,我們連低碳是什么都不明白,如何做到低碳生活呢?其實,低碳就是環保,就是節能,就是綠色,就是簡約,還是健康,我們小學生也可以做到。下面,我為大家設計了小學生低碳生活的方案。
早晨起來,我們要去上學,是步行去呢?還是坐公交車、乘地鐵去呢?當然是選擇步行。我了解過,行駛一千公里,乘坐公交車的碳排放量是13千克,而搭乘地鐵是2。3千克,只有步行沒有排放一點碳。排放78。5千克碳就需要一棵樹,那樣多浪費啊!
到了學校,還能低碳生活嗎?當然可以。在學校,教室有陽光就不必開燈,大多數同學不感覺熱就不開風扇,不隨意亂扔垃圾,洗完手后關好水龍頭,用完的作業本還可以當草稿本,實施垃圾分類,少用麥克筆,多用鋼筆,這就是校園低碳生活。
中午,我們要吃午飯,飯堂里如果用的是一次性餐具,我們最好自己帶餐具來吃飯。
放學了,繼續步行回家。到家后,要抓緊時間做作業,我們充分利用天然照明來做作業,如果晚上天黑了,就要用電,就會增加碳排放量。
沒過一會兒,媽媽下班回到家,要開始做飯了,我的作業也寫完了,便到廚房去幫媽媽做飯。首先是洗米,我把洗米用完的水先倒在一個瓶子里,用來澆花,真是循環利用好處多。然后,我們把洗菜用的水來沖廁所……
晚飯后,家人開著節能燈做完家務活,就一起出去散步,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減少碳排放量,而不是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那樣既沒有用處還浪費電。散完步回家,我們開始洗澡,家里的廁所安的是淋浴,沒有安浴缸,因為浴缸要用很多水,一家三口一個晚上洗澡就要用去三大缸水,太浪費了!
怎么樣,我設計的方案還行吧!你知道我們小學生該如何做到低碳生活了嗎?
低碳生活,我們都可以做到,只要我們都來做,地球就可以減少很多負擔。今年,是亞運年,作為東道主的廣州人,讓我們向世人宣傳低碳生活,提倡綠色環保。快!讓我們行動起來吧!一起對著我們親愛的地球媽媽說:“低碳生活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