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關于戲曲的作文
戲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以下是小編帶來的戲曲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書房門前一支梅,樹上鳥兒對打對……”
婉轉,悠揚——我這樣形容它。別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沒錯,就是它——戲曲。
也許你會笑我喜歡它。“戲曲?不會吧?你也太土啦。現在哪兒還有人聽這個啊!”原本,我也是這樣想的。但我今天才發現了真正的它,然后,喜歡上了它。你聽見了嗎?它在訴說。訴說著千古的絕唱,訴說著永恒的經典,訴說著世界的驚嘆。我想,它需要聽眾,我愿意聽它訴說,用心。
第一次真正打動我的戲曲是它。那濃烈的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無數次的暗示,而那木頭腦袋又屢敲不響,無奈于傷心離別。那顆心是火熱的。我能感覺,我能觸碰得到。而那股莫名的感動便也就通過我的指尖刺激了神經。
《梁祝》——一個不老的神話。人們驚異于它的凄美。又該怎樣讓它更廣為人知呢?戲曲便為它插上了雙隱形的翅膀,讓它飛躍了國界,在世界自由翱翔。京劇是中國的國粹,讓它來訴說這最初的神話,自然就成錦上添花,給予了它最好的詮釋。于是,便有了千古絕唱。
經典,何謂經典?依我看,能繞梁三日,使人齒舌留香,便是經典。而那兼容二胡的溫宛、銅鑼的剛勁、琵琶的飛揚、月琴的優雅的戲曲又豈是“繞梁三日”?它是一種力量,穿透你身上的每個細胞;它是一股清泉,沁透了你的心脾;它是一縷陽光,貫穿于你的發梢到足底。于是,便有了“永恒”的經典。
聞聲尋去,世界驚嘆的源頭在哪兒?掀開那神秘的面紗,欣然,原來早已有種命定的情愫牽絆著你我。作為一個中國人,早已有那潺潺的戲曲之流在血液中流淌。
于是,你找到了我,我也找到了你。欣喜若狂的打聲招呼,然后相伴一生。
篇二:
戲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歷史悠久,在漫長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講究唱、做、念、打,富于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別于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又出現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受廣大觀眾熱烈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昆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河北梆子、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但是近幾年來,戲劇藝術在中國的發展日趨衰弱,受到了新生藝術的沖擊。尤其港臺歌曲大量涌入內地,學生追星捧星,趨之若騖,對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卻是知之甚少。
中國古代戲劇因以“戲”和“曲”為主要因素,所以稱做“戲曲”。中國戲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明雜劇、傳奇和明清傳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戲和其他地方戲的傳統劇目在內,它是中國民族戲劇文化的通稱。
○現代戲劇主要指的是20世紀以來從西方傳入的話劇、歌劇、舞劇等,話劇是主體,外國戲劇一般專指話劇。
中國戲曲源遠流長,它最早是從模仿勞動的歌舞中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