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初一下冊語文第三單元作文:追星的利與弊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的提高,電視、廣播、電腦等媒體已經越來越普及了,通過這些傳媒,我們認識和了解許多的影星、歌星、笑星、體育明星等星。自然而然,在我們的身邊,出現了“追星一族”。學生追星,是利是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里,我談談我的看法。
“追星”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好處,又有壞處。
有些時候,追星還是有利的。疲勞的時候聽聽他們的歌,可以緩解勞累;不高興的時候看看他們的專輯、視頻,可以讓心情開朗;無聊的時候也可以看看他們的海報上燦爛的笑容,可以讓自己變得輕松愉快。
在大人眼中,偶像是幼稚的、低俗的。小孩子或許不應該有偶像,就算有,也應該是雷鋒叔叔、愛因斯坦、馬克思這樣的偉人。但我不同意,難道新時代的“明星”就比不上舊時代的“偉人”嗎?今天,我就要在這里大聲宣布:“追星,不僅僅是喜歡,更是為了學習他們那堅持不懈的精神。”但作為學生,我認為追星應該有目的的追,不能盲目地追。
現在有很多人追的“明星”是2019屆快樂男聲的第三名——武藝,我就是他的“午飯”。武藝,是一個很靦腆、很低調的男孩。有些人喜歡他,并不是盲目的追求,而是去發現他的努力,讓他的努力成為自己的動力,把這動力運用在學習中去。還有許多人在追體育明星,比如,在剛剛結束的第十六屆亞運會110米欄的冠軍得主----劉翔,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在北京奧運會上因傷黯然退賽,然而,他沒有放棄,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頑強拼搏,刻苦訓練,最后又重新站在最高的領獎臺。
有些時候,追星卻又是不良的。有些人瘋狂買自己喜歡的明星的海報、唱片以及專輯,不惜自己僅有的錢;有些人聽說自己喜歡的明星要巡回演唱,自己寧可掏光錢包也要跟著去。“追星”成為了時尚,我們班許多同學是隨著“潮流”這股風飄動。他們每天都會嘰里呱啦的說一大堆永遠也說不完的自己喜愛的明星的軼事,追看電視劇,這些都影響了學習成績。有的“追星族”還有更加極端行為。你們還記得那個瘋狂追求劉德華的女孩楊麗娟嗎?她從16歲開始癡迷香港歌手劉德華,此后輟學開始瘋狂追星。楊麗娟的父母勸阻無效后,賣房甚至賣腎供她多次赴港尋劉德華。甚至到香港參加劉德華歌友會,實現自己的愿望——和自己的偶像合照。最后,楊麗娟的父親由于楊麗娟瘋狂地“追星”的行為而跳海自殺。
“明星”是青少年人生的奮斗目標和奮斗動力。青少年是需要榜樣的,這一點不容置疑。然而,“明星”是我們自己發現、自己確立的,我們就會去學習去仿效,去努力提高自己,以使自己與偶像重合為一,另外,在追星的過程中還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而不能盲目地去追星,去效仿某些人,有的明星在光環的后面也有許多的缺點,我們要學習的是明星們那種奮發進取、不屈不饒的精神,并把這種精神運用在學習和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