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冊語文第五單元習作——金錢,共同面對的話題
篤,篤,篤……一陣清脆的敲門聲,我的心咯噔一下子,爸爸媽媽不在家,是誰呢?會不會是壞人呢?篤,篤,篤,篤……敲門聲越來越急促了。
算了,豁出去了,打開門吧,反正還有一層木門罩著呢!
我把門打開,看到一位滿頭蓬亂,大冬天還穿一件單衣,褲子有幾塊補丁的人。
他對我說:“小姑娘,行行好吧,我已經兩天沒吃東西了,你給我一點錢或一點米,讓我填飽肚子吧!”“哼,現在都什么年代了,怎么還有討飯的,誰信呢。”我氣憤的對他說。我又對他說:“你為什么出來討飯,怎么不和你妻子孩子過著生活?”
“唉,說來話可長了,我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雖然不富裕,但是仍其樂融融,可是,好景不長,我的妻子死了,因為沒錢埋葬,我把家里所有的地都賣了,可是錢仍不夠,兒子見沒錢埋葬母親,便去偷,被人發現了,送到警察局,我沒有辦法,只好出來討飯。”說著,他聲淚俱下。我一絲憐憫之心油然而生。
“你先等一下。”我趕忙給他稱了二斤米,遞給了他,“謝謝,謝謝,真是太謝謝你了,你真是個好人。”他說完就走了。
這時,我心里別提多美了。我想,媽媽回來時一定會夸獎我。
第二天,我去上學,路上看到一幫人,在分些什么東西,可能是錢,我靠近一看,果然是錢。咦?那個“老大”不就是哪天到我家討飯的那的人嗎?他穿一身西裝革履,跟那天上我家根本兩樣。
我一切都明白了,原來他們假裝騙子,為了金錢,不惜出賣自己的親人,這種人,是可憐的,金錢,你真有那么大的魔力嗎?
黑河市第四小學六年宋雨桐
一
金錢確實是個好東西,至少大部分人都為之傾倒。
正直?也許會有人問,“正直”值多少錢?我賣給你……
二
金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面對這句耳熟能詳的老話,的確是又可笑又無奈。“金錢是魔鬼”,“哲學家”們撫摸著鈔票批判道;“金錢是上帝”,窮人們擦著垂涎的口水望著“哲學家”們手重的money嘆道。
正直呢?頂多就是挨餓受凍地望著吃香喝辣的有錢人,嗤之以鼻。唉,如今這世道,你說有“正直”也就得幾聲贊揚,贊揚能當飯吃嗎?看來,這正直的也不能少幾個銅板啊……
三
幾年,幾十年,幾百年,人們不禁贊嘆道:“假象,假象啊……”
想想這遺臭萬年的“和中堂”,腰纏萬貫的大貪官是一副怎樣的嘴臉呢?白花花的銀子最后又使他落得個什么下場?古書里描述得淋漓盡致,想想和?要看到這書,還不得羞得找個狗洞鉆下去?無論怎樣,這臭名是永遠香不起來了,就算你用名牌香水也沒用。看來,也只能在墓碑上留下“都是金錢惹的禍”了。
在來看看我們親愛的朱自清同志,這才是我們敬愛的人啊。“不為五斗米折腰”換來的是彪炳千秋,你說值不值?要我就覺得賺了。當時有人笑朱自清是傻子,白白的救濟糧不領;如今我們笑那個人是市井小人,如此喪盡國家尊嚴的救濟糧也拿。但要像朱自清這樣正直真的難吶,你做得到嗎?至少我做不到(我也當然不會是那個
遺臭萬年的,我沒有那個斂財的能力)。
四
唉,說到底也就是兩條路,要么以錢為中心,要么以人為中心。
我就覺得芳名到底是金錢買不到的,你呢……
放慢腳步
還沒有來及感受春天的清幽,夏天已經悄然來臨。
還沒有向你說聲:“謝謝”,你已向這個世界,說聲晚安。
還沒有向你訴說我的存在,你已離我遠去。
還沒有感受今天的一切,可是明天馬上到來。
一天24個小時,我們都在做事情,可你們真的有去感受這一切的一切嗎?
放慢腳步,可以感受更多;
放慢腳步,可以學到更多,體會到更多;
放慢腳步,可以再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人不是因為吃多少食物,就能長高多少;而重要的是,能夠吸收多少。人生如此一樣,做過多少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體會多少;理解多少;學會多少。
我們是否應該放慢腳步慢慢的去體會,學習;周圍的一切。
假若你把自己置于世人之上,生活之外,也許有時你會去欣賞人們的喜悅,有時也會去譏笑人們的愚蠢,但你會發現,這里沒有你自己的價值和地位。
人活著并不意味著就進入生活,因為有人冷眼旁觀,進入生活不一定體會生活;因為有人逃避現實,恐怕這些都是“生活”之外的人,真正走進生活的人可以清晰深切地感受:“感情”的人;是扮演“生活”這場戲中哪怕不重要卻不可少的角色的人,而絕非臺下喝彩的人。
活著真讓人累,有人這么感喟;
活著真讓人煩,更有人這么噓嘆
活著真的美麗,而我卻喜歡這么把生活綰結
尋找了千百種理由之后,才得以發現;生活在我的視野下呈現出人與人的不同;不是生活賜予我有什么不同,而是我去體會多少,卻僅僅是因為,在我的胸襟之中盈盈地盛滿一句話:“放慢腳步,去感受周圍的一切。
我懂的體會,于是我心美麗!
我心美麗,于是我的人生跟著美麗!
初三:張顏清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百萬英鎊》的書。讀完后,最大的感受是:金錢不是萬能的。
《百萬英鎊》講述了一個美國窮小子在倫敦的一次奇遇。倫敦的兩位富翁打賭:把一張無法兌現的百萬鈔票給一個窮人,看他在一個月內會不會被捕。很快,一個月到了,亨利不僅沒有被捕坐牢,并且還有了家庭,過上了天倫之樂的生活。
讀完這本書后,我覺得書中的衣服店老板以及其他各種的老板都很可笑:就因為一個人有了一張百萬鈔票,并且還是無法兌現的,那些老板就免費為亨利服務。但我想:如果我是老板,那么我會拒絕為他的一切服務。因為那張百萬鈔票是無法兌現的。老板們為他服務了,可自己卻什么都得不到,難道為他服務只為了看一眼他那不屑一顧的表情和他那張可以說是“什么價值都沒有”的百萬鈔票嗎?我認為不值得。因為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為別人服務是需要報酬的。
可反過來再想想,那時的社會主義是拜金主義的,所有的人都崇拜金錢,所有的人都像中了魔法似的熱愛金錢。
我的一位朋友最近跟我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我一想,可不是嘛!現在干什么不要錢啊?我家最近在辦理關于戶口問題的證件,還得回老家。車費就得六七百。還得請人吃飯,吃完了還不行,還得給人買這買那。就辦個證件就得花好幾千!
從這個故事中我懂了:在現實的生活中,不應該把金錢看得太重。有時候金錢雖然能買到自己喜歡的、心愛的東西。但有些時候金錢也買不來做人的基本道德,買不來時間。
拜金主義是可恥的,但等著天上掉餡餅的人也是不應該的,金錢不是萬能的,世界上還有好多比金錢更可貴的、更重要的物質。
初二:曾辰
昨天,我跟隨著老師,學習了一篇課文——《金錢的魔力》。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主人公去一家裁縫店買衣服,店員見他穿得不華貴,看樣子是個窮光蛋,于是就從一堆被顧客拒絕的衣服里挑出了一件最蹩腳的衣服給他穿,只想讓他快點走人。后來主人公拿出了一張百萬英鎊的大鈔,店員的態度瞬間360大轉變,和老板一起殷勤討好,竭力為主人公服務,并熱情地把主人公送了出去。
這篇文章摘自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極大地諷刺了當時社會上那些見錢眼開,愛財如命的家伙。我們不應該像老板和托德那樣做,見錢眼開、唯利是圖,以錢的多少來決定對人的態度。不管對方是窮人還是一個大富翁,都要熱情的對待和尊重他們。
文中的托德和老板簡直就是金錢的奴隸。其實現在社會上許多人都被金錢“指示”得團團轉。比如說有一種商品質量不合格,它要先過國家檢測總局這一關,就必須拿金錢,拿好酒,拿好煙來服侍那位“關鍵人”,難道有哪一位領導不曾在金錢面前失去了理智呢?
我們有時很懶惰,要買點東西但不想出去,便給別的同學五角、一元錢的“小恩小惠”,讓他們去幫我們買,這種錢被我們戲稱“跑腿費”。我們班的同學還很喜歡玩電腦游戲,某個同學要升級,但又沒時間,就讓另一個同學幫他玩,幫他升級,然后給多少多少錢,這種交易方式在我們班頗為流行。
人活在世上,如何對待金錢,應該持有怎樣的金錢觀?如果一個人像托德和他的老板一樣,唯利是圖、見錢眼開,就會淪為金錢的奴隸,失去自己應有的尊嚴。只有靠自己的雙手去奮斗,用智慧和汗水去證明自己的價值,才能有尊嚴地活著!
六年級:李汶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