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幽默故事材料3則
我們知道很多關于名人的偉大事跡和貢獻,但你們知道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幽默趣事嗎?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收集整理的名人幽默故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名人幽默故事材料1
艾森豪威爾總統的幽默
艾森豪威爾是美國第34任總統,他外表憨厚,笑容可掬,和藹可親,是一個大智若愚型的人物。
1944年,他擔任歐洲戰區盟軍最高統帥,周旋在丘吉爾與羅斯福之間,巧妙地運用手腕把英軍與美軍糅合成一支無堅不摧的勇猛軍團,最終擊敗強敵,成為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偉大的英雄。
艾森豪威爾領導的百萬大軍,紀律嚴明,士氣旺盛,他成功的秘訣就是“以身作則”。
有一次談到領導統帥的問題,他找來一根繩子擺在桌上。他用手推繩子,繩子未動;他改用手拉,整條繩子都動了。艾森豪威爾說:“領導人就像這樣,不能推,而要以身作則來拉動大家。”
他處事公正嚴明,對人寬大仁厚,而且生性幽默,非常懂得運用自嘲來鼓舞別人。
二次大戰期間,他到前線視察,并對官兵們演說,以鼓舞士氣。不巧下雨路滑,講完話要離去時摔了一跤。引得官兵哄堂大笑。
身旁的部隊指揮官趕緊扶起他,并對官兵無禮的哄笑,鄭重地向他致歉。艾森豪威爾對指揮官悄聲說:“沒關系,我相信這一跤比剛剛所講的話更能鼓舞士氣。”
艾森豪威爾脾氣暴烈,人人皆知。大戰后期,美軍因傷亡慘重,鼓勵大家獻血。艾森豪威爾以身作則,立刻以行動來響應這個號召。當他獻完血要離開時,被一名士兵發現了,士兵立刻大聲說:“將軍,我希望將來能輸進您的血。”艾森豪威爾說:“如果你輸了我的血,希望你不要染上我的壞脾氣。”
有一次他參加某聚會,會中有6位貴賓受邀演說,艾森豪威爾排在最后。當輪到他上臺時,已近午夜,全場聽眾在前5人的疲勞轟炸之下,都疲憊不堪,昏昏欲睡。
艾森豪威爾知趣地說:“演說中總有句號,就讓我當那個句號吧!”他最短的演說贏得了滿堂彩。
名人幽默故事材料2
愛迪生的小故事
愛迪生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應該歸功于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才使原來被人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后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后,他就根據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余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于浪費時間了。”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
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他沒聽見回答,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并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么費那么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里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
愛迪生說:“這是多么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準確,又節省時間,你怎么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愛迪生未成名前是個窮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見他,關心地說:“看你身上這件大衣破得不象樣了,你應該換一件新的。”
“用得著嗎?在紐約沒人認識我。”愛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幾年過去了,愛迪生成了大發明家。
有一天,愛迪生又在紐約街頭碰上了那個朋友。“哎呀”,那位朋友驚叫起來,“你怎么還(中國名人故事3則--制冷大王陳和貴--康師傅魏應交)穿這件破大衣呀?這回,你無論如何要換一件新的了!”
“用得著嗎?這兒已經是人人都認識我了。”愛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名人幽默故事材料3
愛因斯坦的幽默故事
一般而言,一個人的幽默能力和其智商成正相關,睿智的人通常也是幽默的高手。滑稽只能逗人笑、逗你玩,而幽默則是讓你笑了以后還會悟出許多道理。
愛因斯坦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幽默大師。愛因斯坦的一生與科學和幽默相伴,無論在什么場合,愛因斯坦都喜歡用充滿幽默的情感和語調與人交談。那些含蓄、深沉、詼諧、雋永的語言,揭示出深刻的科學哲理,給人啟迪,耐人尋味。
愛因斯坦出席了一次為他舉辦的正式宴會,男賓都打領帶,女賓都穿裸肩的禮服。
他的太太因感冒未曾參加,見愛因斯坦回家,就急忙詢問宴會的情形。
于是,愛因斯坦告訴她,今晚有哪些著名的科學家出席。
太太打斷他的話,問:“不要管那些,你告訴我太太們穿的什么衣服?”
“我可真的不知道,”愛因斯坦認真地回答,“從桌子以上的部分看,她們沒有穿什么東西。而在桌子以下的那部分,我可不敢偷看。”
在一次特意為愛因斯坦舉行的舞會上,美國各地的“社會名流”喋喋不休地贊揚、吹捧他,讓他坐立不安。
當肉麻的吹捧升級為熱昏的胡說時,愛因斯坦再也忍受不住了,他拍著沙發站了起來,說:“謝謝你們對我的贊揚!如果我相信這些贊揚是出自真誠的內心,那么我應該是一個瘋子。因為我知道我不是一個瘋子,所以我不相信,也不愿意再聽到你們這些令人作嘔的贊譽!”
愛因斯坦在美國演講,有人問:“你可記得聲音的速度是多少?你如何記下許多東西?”
愛因斯坦輕松答道:“聲音的速度是多少,我必須查辭典才能回答。因為我從來不記在辭典上已經印著的東西,我的記憶力是用來記憶書本上沒有的東西。”
1930年,德國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對論的書,書名叫做《一百位教授出面證明愛因斯坦錯了》。
愛因斯坦聞訊后,聳聳肩道:“100位?干嗎要這么多人?只要能證明我真的錯了,哪怕是一個人出面也就足夠了。”
20世紀30年代,愛因斯坦有一次在巴黎大學演講說:“如果我的相對論證實了,德國會宣布我是個德國人,法國會稱我是世界公民。但是,如果我的理論被證明是錯的,那么,法國會強調我是個德國人,而德國會說我是個猶太人。”
一天,愛因斯坦在冰上滑了一下,摔倒在地。
他身邊的人忙扶起他,說:“愛因斯坦先生,根據相對論的原理,你并沒摔倒,對嗎?只是地球在那時忽然傾斜一下?”
愛因斯坦說:“先生,我同意你的說法,可這兩種理論對我來說,感覺都是相同的。”
一個愛說廢話而不愛用功的青年,纏著愛因斯坦要他公開成功的秘訣。
愛因斯坦厭煩了,便寫了一個公式給他:A=x+y+z 。
愛因斯坦解釋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
“z代表什么?”青年迫不及待地問。
“代表少說廢話。”愛因斯坦說。
愛因斯坦的一位朋友給他打電話。
末了,她要求愛因斯坦把她的電話號碼記下來,以便以后通話。
“我的電話號碼很長,挺難記。”
“說吧,我聽著。”愛因斯坦并沒有拿起筆。
“24361。”
“這有什么難記的?”愛因斯坦說,“兩打與十九的平方,我記住了。”
愛因斯坦的二兒子愛德華問他:“爸爸,你究竟為什么成了著名的人物呢?”
愛因斯坦聽后,先是哈哈大笑,然后意味深長地說:“你瞧,甲殼蟲在一個球面上爬行,可它意識不到它所走的路是彎的,而我卻能意識到。”
愛因斯坦被帶到普林斯頓大學他的辦公室那天,有人問他需要什么工具。
“我看,一張書桌、一把椅子和一些紙張鉛筆就行了。啊,對了,還要一個大廢紙簍。”他說。
“為什么要大的?”
“好讓我把所有的錯誤都扔進去。”
有一次,一個美國女記者走訪愛因斯坦,問道:“依您看,時間和永恒有什么區別呢?”
愛因斯坦答道:“親愛的女士,如果我有時間給您解釋它們之間的區別的話,那么,當你明白的時候,永恒就消失了!”
一次,群眾包圍了從德國移居美國的愛因斯坦的住宅,要他用“最簡單的話”解釋清楚他的“相對論”。
當時,據說全世界只有幾個科學家看得懂他關于“相對論”的著作。
愛因斯坦走出住宅,對大家說:“比方這么說——你同你最親的人坐在火爐邊,一個鐘頭過去了,你覺得好像只過了5分鐘!反過來,你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坐在熱氣逼人的火爐邊,只過了5分鐘,但你卻像坐了一個小時。——喏,這就是相對論!”
愛因斯坦晚年的時候,身患重病,嚴重影響了他的日常生活和物理學研究。
并且,隨著時間的一天天推移,他的病情逐漸惡化。
醫生對他的病情非常地擔心,時時關注他的身體健康狀況,生怕哪里出了什么閃失。畢竟,自己醫療護理的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啊!
然而,愛因斯坦卻對自己的病情并不十分在意,他認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個自然規律,不論你是凡夫俗子,還是偉人名流,誰都逃不過這個自然法則。與其在害怕死亡中惶恐不安,還不如多把時間花到更有意義的事情上,以一顆平常和坦然的心去看待它。
因此,他與醫生治療配合的積極性并不高,常常不把醫生對他的建議放在心上,有時甚至還忘了服藥。一次,醫生給他檢查了病情后,配了一些藥,叫他立即服用,并在一旁守著看他吃下。
愛因斯坦雖然不大在意,但還是順從地吃下了藥片,看到醫生放心地松了口氣,他便向醫生說道:“醫生,這下你覺得好些了嗎?”
愛因斯坦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時,曾在暑假前的學期結束會上發表過一個簡短而風趣的演說。
當時學生們詢問愛因斯坦在學術上有無新發現,他不得不即席宣布:“我有一個發現: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指暑假的開端到暑假的結束。祝諸位暑假愉快!”
一天,愛因斯坦在紐約的街道上遇見一位老朋友。
“愛因斯坦先生,”這位朋友說,“你似乎有必要添置一件新大衣了。瞧瞧,你身上這件多舊呀!”
“這有什么關系?反正我剛到紐約,誰也不認識我。”愛因斯坦回答說。
幾年后,他們又偶然相遇。這時,愛因斯坦已成為一個聞名遐邇的大物理學家了,但他還是穿著那件舊大衣。他的朋友又不厭其煩地勸他去換件新大衣。
“何必呢!”他說,“反正這兒每個人都已經認識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