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后的沉思
“砰”的一聲,我狠狠的關上了我家的鐵門,心情極為郁悶地在街上漫無目的地游走著。唉,媽媽真煩人……
不覺來到了福利院的門口,管理員阿姨笑瞇瞇地迎了上來:“小朋友,你是來幫忙照顧那些被媽媽拋棄的小孤兒的嗎?”我看了看眼前面善的阿姨,幾經猶豫后說了聲:“是。”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倒不如體驗一下當小保姆的滋味。
阿姨帶我進了福利院的嬰兒房,說:“這里有許多書看,你就只給他們蓋好被子就行了!”“就這么簡單?”我偏著頭問阿姨。她看著我,沉思了好一會兒,說:“好吧,我再交給你一個任務,但是你要小心點啊!”阿姨簡單地給我示范了一遍給嬰兒換尿布的動作。然后看著我成功地換了一次后便走了。
我看著嬰兒們一張張可愛而又稚嫩的臉,鼻子不由得微微發酸。這些完美的嬰兒,怎么會被拋棄呢?突然,“哇”的一聲打破了我的沉思。轉過頭,原來是一個小嬰兒皺著小臉哭呢,難道是該換尿布了?我趕忙跑過去,一摸尿布,果然是濕的。我慌手慌腳地把尿布拆了出來,拿起干凈的,卻忘記了是怎么給他換的。手忙腳亂的我,只好喚來阿姨,直到我真正地懂了之后,阿姨才再次走開了。一個鐘頭內,幾個嬰兒要同時換好幾次尿布把我累得滿頭大汗。好不容易他們才安靜了下來。看著他們,我再次陷入沉思:“我小時候也是這么的吵,這么的鬧嗎?只是換尿布這么簡單的事情我就累成這樣了,那媽媽給我打點一切時,我也是這么的吵,這么的鬧嗎?媽媽肯定很累吧!”
我望了望這群可愛的baby們,和阿姨說了一聲“再見”的招呼,立馬轉身跑了出去。現在的媽媽一定很著急吧?我要回去和媽媽道歉,然后跟媽媽一起找個時間再來看這群可憐的孩兒!
點評:本文的構思及其嚴謹。以“出走”為線索,把一次到孤兒院當小保姆的經過寫得十分細膩、生動、感人。寫護理親自的“換尿布”的行為,較為真實。特別是文中的三次“沉思”,表達我的感受,非常成功。用嬰兒的“吵”和“鬧”聯想到“我”兒時的情形。媽媽為了“我”的“累”。讓“我”立即想到“我”離家后“媽媽的擔心”。同時表達了“我”對沒有母親呵護的孤兒們的憐憫之心。所以,全文層次井然,環環相扣,前尾照應,渾然一體。(指導教師:楊于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