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書鄉
生活在這座喧囂的小城市,心被凡塵俗事所累,生活中的書香自然也漸行漸遠.
好不容易盼來了周末,自然要漫步于書海之間,夢游書鄉了.
隨著翻開林清玄的散文集,扉頁上的一句話映入我的眼簾:"溫一壺月光下酒’’.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句話.翻到<以夕陽落款>一文,又看到一句很感性的話:如果我們的每一天都是一幅畫,就應該盡心地著墨,盡情地上色,盡力地美麗動人.
在今天,美麗的月光和夕陽已很難看見了,為什么林清玄的文字還是那樣空靈灑脫呢?因為林清玄始終有一顆美麗的心,能夠以嬰兒般純凈的目光來看這個世界,他眼中的世界也因此變得純凈,他眼中的月光與夕陽才會如此美麗動人.
其實,尋找美麗比不難.只需“寵辱不驚,先看庭前花開花落”的逸興一兩;“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湖面般的平靜五錢;孩子般的率真三兩;再用恬淡的心境做藥引,用溫馨慢熬,既使城市喧囂,美麗也會慢慢溢出.
隨手翻開一本古詩詞,驚奇的發現里面有大量寫雨的.
風華絕代才情無雙的唐婉,雨在她眼里是憂傷的象征.面對昔日的愛侶那令人肝腸寸斷的<釵頭鳳>,她只能無限惆悵的提筆和道: “世情薄,人情惡,雨到黃昏花易落.”她筆下的雨成了凄凄然的送春使者.
又隨手翻到三毛的<夢里花落知多少>.文章開頭寫三毛隨著除夕鐘聲敲了十二下許了十二個愿望,句句都是“但愿人長久”,不料丈夫荷西依然棄她而去,人天永隔,造化弄人啊.幾年后三毛重返故地,見荷西墓木已拱,十字架猶若朽木,而碑上字跡也模糊不清,不由悲從中來.馬上掃墓描字,低語喃喃,亦真亦幻.漸漸睡去了,恍然間有歌聲從遠處飄來------
記得當時年紀小,
你愛談天,
我愛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樹下,
風往樹梢鳥在叫.
我們不知怎樣睡著了,
夢里花落知多少?
顯然,此時此刻,此地此人,歌聲也是心聲,感覺就是幻覺.
讀完此文,我感慨頗深:誰不曾有過夢?那場夢里不曾落花?也許還沒來及悟出什么,已樹老枝殘.唯有一縷情愫,常在心頭徘徊,揮之不去.
我們畢竟不是超凡脫俗之人,置身萬丈紅塵中,想找一方圣潔的靈魂憩息地談何容易.但只要你真正夢迷書鄉,靈魂必將會被洗滌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