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思路真的在變
吳彤
每次一道作文題被語文老師“刷刷”地寫在黑板上,我都會看似不情愿地嘟起了嘴,一副想把作文紙撕碎的樣子。其實,即便我在吃著飯;在“綠樹村邊合”的美麗風景中騎著車;或是在與旁人聊天,心里頭都在想著作文該如何下筆。有時在校園香徑中徘徊,腦子里涌來一大堆華麗的詞句,那么,是把它們放在文首?文尾?或是直接作為一個插敘?就這樣推敲來推敲去,我的個人空間,便在“推敲”二字中沉匿了。通常一篇作文寫下來,感到了自己,卻又想著是否能感動老師,所以費盡苦心刪來改去,逐漸喪失了自我。
就這樣,寫作對于我而言,除了驚惶,就只剩下了恐懼。我就如一只鳥雛,站在巢里呆望著外面的狂風暴雨,怯懦地不敢前行。
又是為了追尋著找到寫作材料,我泛舟于記憶的湖面,漿兒撥起的水珠,灑在我身上,更灑在我心里。忽而想起那本粉紅色的冊子-----那是我上了鎖的,寫給我自己看的日記。里面暴露無遺的心情、樸實的筆風實在讓我為之一震。同我現在那些華麗甚至有些虛偽的應試作文相比,實在是太……我只得苦笑,笑出了無奈,笑出了艱辛。
是的,我曾經那樣真實,可是如今,嫣然回首,卻不相信地問道:“這分明是小說里才有的閑情雅致啊?”或許,真的變了吧,變得連自己都不能在茫茫人海中認出自己了。
華麗的詞句并不能拼湊出最美妙的文章,而真摯的語言卻往往能達到寫作理想的境界------同樣是寫雨的句子:在如今的作文本里:“啊,這雨如同一個個小精靈,在葉間,在花叢里跳躍,舞蹈著,好不令人喜愛!”而在粉紅的日記本里,稚幼的我卻寫道: “這雨真涼!”這是一個孩子由內心發出的感嘆,試問:難道它不是最美,最真實的嗎?
葉落雪飄,你可不必對我吟一句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只想讓你對我說:“這雪好美!”
變了,也許再也回不來了。但我只想高喊一句:“真正的好文需要用純真的心靈,真摯的情感,樸實的文風去裝幀!”
請您也以最真實的心去體會它------我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