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擺渡人作文700字
一個人能有多少笑而談之的成就,大多來自于他的少年生活揮汗奮斗而贏得的。而人前半生為之奮斗的目標是由青年的認知觀所選擇的,人的前半生成就又直接影響著人后半生的起點,更是也間接影響了人這一生的成果,由此,一個人的青春年華是一生最為重要的。
而大多數的人初面對初級社會,難免會以一種磕磕碰碰的迂回方式向前摸索前進,而另外少數的人則會遇見對自己而言至關重要的,能推動自己免去犯錯的人,也就是他們的青春擺渡人。
而我則屬于他們兩類人之外的另一種人,我們這類人依靠先圣知識的筆,從中領悟處身之道,簡而言之,書是我們的“擺渡人。”
少時讀《十萬個為什么》,對世間萬物都充滿了好奇心,這不是我養成如今虛心好學精神的根源嗎?
大了一些之后,我無意間翻閱《不抱怨的人生》,從初始只閱讀小故事到后來漸漸理會到“尊敬守法愛師長,處事讓人不要強”,這不是我成功競選優秀學員和共青團員的一大原因嗎?
半年前,我去圖書館借閱大仲馬和托爾斯泰的著作,淺略明白了人成功的原因:人是否成功,不是看他的地位高,不是看他的身價有多貴,而是看他的所作所為是否是利他人,利社會。即使一個人身價過百億,如果他不愿救濟苦難者,他怎樣也入不了思想高等社會,但如果他僅將自己千分之一乃至萬分之一的錢財用來扶貧助弱,那么他便能流芳百日。即使一個人官至一國首相,如果他蔑視地位低下者,無論怎樣也入不了思想高等社會,但如果他僅將自己一點時間用以呼吁幫助苦難人,并盡自己的一份力,那么他的名字便能為人所呼,為人所贊。
縱然我的思想不及諸圣門徒萬分之一,但也比一些不讀書的庸夫高明一分。我的成就能有多高,書對我的教育便有多大,書能改變人的思想,從而促使人進步。
以此種種云,書便是我的青春擺渡人。